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红楼:我是贾璉 > 第630章 李元的手段(第1页)

第630章 李元的手段(第1页)

第630章李元的手段

要不要成立新的部门,內阁拿不定主意。说起来这二十多年內,新的部门不断出现,始作俑者都是贾璉。

多了个衙门对於官员而言是好事,但这些新增的衙门技术性很强,没点本事非要往里钻,那真是够丟脸的。

诸多进士举人出身的官,还真不愿意进这些衙门。需要专业技术不说,还要真的会干活。

眼前贾璉建议的新设衙门倒是很不错,行使管理职能,要求不高,官员只需要背熟规则即可。

站在五城兵马司的角度看问题,部分职能被剥离出来,那不是亏了么?

换个人来提这个建议,大概家里僕人出门买菜,都是要被打闷棍的。

可惜这个人是贾璉,五城兵马司上下不会有任何抗拒,今后这个新衙门,多半是兄弟单位。

“上会吧!”方颂不愿意承担五城兵马司部分职能被剥离的责任,又不便反对贾璉的建议,於是转进。

李清心里挺不舒服的,这新的衙门如果是贾璉建议成立的,一大半的官员都將出身工程学院这不是胡乱说的,是有根据的。新增的衙门,有一个算一个,主力官员都出自所谓的实学派。这一派人基本都与工程学院和国企有关。官场里私下称之为,贾党!

摸黑归摸黑,却没啥实际效果,说的难听一点,连续两位皇帝对贾璉信任有加的前途,是贾璉真的能做事,他带出来的人也都是做事的官,

重点还是要区別一下,贾党和事功派的区別。事功派也主张做事,只不过做一分,交九分。

贾党则是默默的做事,大把的挣钱,很少在朝廷里咋咋呼呼。

“那就上会吧。”李清心里颇为屈,明明是我先说剥离出一个新部门,现在主导权不在我手里。

林如海自然无话可说,交代部署下去后,同时也让人把贾璉的回覆呈送御前,就等次日的御前內阁会议做决定。

在体制內的人总嫌弃文山会海,实际上这个国家一直都是如此,通过开会形成决议,文件下发。

文书治国这个定义,还是比较准確的。

大家厌恶会议,主要还是厌恶一些人將会议变成了彰显个人权威,搞服从性测试的手段,

这类人开会往往说正確的废话,一句话能表达清楚的意思,非要用十句话来讲。

结果就是会议文长文臭,惹人生厌。

实际上大家看文件的时候不难发现,正式的文件往往言简意咳!

贾璉也接到了参加会议的通知,並且作为议案的发起人,向皇帝与內阁大臣们阐述议案的內容。

这个事情很简单,贾璉在纸条上列了一些要点后,当著眾人侃侃而谈。

“最近十年,市面上四轮马车数量剧增,频繁出现交通事故,造成纠纷。这是五城兵马司针对性治理的初衷,这里牵扯到一个问题,一些民办企业生產的车辆,质量很差,稍稍撞一个便散架了,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所以,这个新成立的部门,首先是针对交通安全的管理,其次是针对车辆安全的管理。交通安全发麵,出台针对性的相关法规,强制执行。车辆安全方面,设立各项硬性標准,达標者方可生產车辆。这里需要提醒一句,相关的情况並非京城一家所独有,全国范围內的诸多大城市,都存在同样或者类似的问题。所以,新部门是面对全国的。”

贾璉废话不多,短短一番话,把问题说的很清楚了。

李清提问:“那个牌照和费用怎么说?还有罚款,停车费之类的,都是巧立名目。”

这还真不是针对贾璉,属於確有其事。

“牌照的问题很简单,一些车辆肇事逃逸后,办案人员根据车牌,可以儘快的找到肇事者,减少了工作量。至於罚款,不按照规则做事,难道不该罚么?这是民事,总不能让人坐牢吧?罚款让犯错者长点记性,衙门还能创收有啥不好的?至於停车费,把车扣下来,不需要僱人看守么?租地方办停车场,不需要钱的么?既要衙门办事,又要衙门贴钱,这事谁爱做谁做,反正我不做。”

贾璉心平气和的解释,倒是没啥火气的。本来就不是啥大事。

李清就是隨口一问,並没有吹毛求疵,存心找事,所以也就闭嘴了。

这种事情非要较真,大家脸上都不好看。说句难听一点,京城里哪个衙门好进啊?外地官员来京城办事,哪个门房不要门包?

你非要给人停了,当心晚上有人去你家门口泼粪。

现在情况还算是好的,早年间底层京官发薪水的时候,还有所谓的折色,那才叫坑人的,不搞点外快怎么养活一家老小。

於是,我问过了,他解释了,我没问题了。

“交通安全和车辆安全管理局的名字太长了,要不要换一个?”林如海说了一句废话。

李元听了笑著摆手:“长点不碍事,得让人看明白了,这衙门是干啥的。既然是全国性的衙门,级別怎么定?”

类似的新衙门不新鲜,承辉帝期间增加了好几个。

潘季驯道:“既然有例可循,新衙门为侍郎级便是。下设交通和车辆两个司。”

李元听了满意的点点头:“那便如此,行文下发吧。筹备期一个月如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