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红楼:我是贾璉 > 第623章 打个样(第1页)

第623章 打个样(第1页)

第623章打个样

对外公布的消息,无疑是不想太过刺激欧洲列强。就奥斯曼那个地理位置,顶在欧洲的腰眼上,守著黑海到地中海的要害上,加上几百年被奥斯曼帝国按著打的歷史,很容易应激反应的。

无论如何,这次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很不一般,

李元在內阁会议上进行了一番宣讲(背稿子),內阁大臣们听出来了新君的雄心,已经不仅仅局限於东亚,而是面向世界,面向大海。

內阁方面倒是没太大的压力,毕竟是外部的情况,只是林如海对西寧王方面表达了担心,毕竟西寧王的地盘与沙俄势力有接壤,搞不好就能打起来。西寧王没有称帝,法理上是封国,一旦西寧王求助,中央帝国必须给予帮助,

关键是现阶段翻越葱岭的难度太大了,每年只有短短几个月时间可以通行不说,运输还非常的艰难。

想要改变现状,就只能修路,將在昔日的古道基础上进行扩建。再怎么说,那地方也太远了一点。陆地上走一趟从西安出发,要走大半年。

林如海建议,加大援助力度,再难也要援助西寧王,毕竟那是西域的屏障。为达到快速匀速的目的,潘季驯建议铁路从洛阳修到西安,再往河西走廊一路修过去,爭取修到玉门关。至於为何不直接修到西域,现在的技术解决不了。

內阁其他人也都是这个意思,一贯不对付的李清和方颂都认可了这个建议,

李元嘴上不说,心里看明白了,內阁这帮人商量好的,要折腾一下研发厅和铁路局等一干所谓的国企產业。

左右帐户上的钱,內阁又拿不到,不如拿出来修路,把钱出去,总有法子沾点油水的。

李元没有明確拒绝,只是说要看看铁路局方面有没有相关的规划,並表示修铁路不是说修就修的,前期准备就需要很长的时间。

实际上修铁路的复杂程度,李元把贾璉叫来后当面询问才清楚。

修铁路有一个很重要的考量,那就是经济帐。修铁路要挣钱的,亏本的铁路不是没有,那都是为了国家战略安全,由国家来亏本的。

“如此说来,修到玉门关不现实,最多修到西安?”李元不免有点失望的问。

贾璉点点头:“现阶段只能做到这一步,铁路覆盖区域,必须能有足够的经济回报。长安以西,地广人稀,铁路无论是货运还是客运,都很难盈利。这也是为何铁路局修铁路,首先考虑津浦路和京汉路。未来江南可以修一条从松江到金陵再到杭州的铁路,若想修一条从武汉到广州的铁路,施工难度將大大的增加。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和人才储备,还远远不够。”

李元听著很非常遗憾道:“听说黄河上都能修大桥了,长江上能修桥么?”

贾璉摇摇头:“现在肯定是做不到的,以后吧,爭取微臣有生之年能看到长江上有大桥。”

李元这才露出一丝微笑问:“要在长江上架桥,都有哪些难度?”

贾璉道:“这个微臣也说不清楚,毕竟相关的勘测还没有进行。关键是人才,我朝的教育制度,培养的都是做官的举人进士,这些人务虚是足够的,务实则多有不足。正因为如此,微臣才要倡导实学,推广实学教育。说起来实学发端於理学的格物致知,只不过宋明的读书人养尊处优,路子走歪了。微臣將实学分作理科与工科,理科求道理,工科求实干。”

“財帛动人心!铁路股票价格飞涨,现在全国各地的官绅,都在呼吁要自建铁路,爱卿当作何应对?”对於能给自己挣钱的大臣李元必须爱护。

“自建铁路,地方上没技术。如果有人以此为由募集资金,朝廷必须严厉打击。否则必生大乱!沿途地方上的利益,可以通过征地时適当的溢价以及派工的方式给予补偿。铁路是国家工程,

必须牢牢的掌握在国家手里,地方上想要染指铁路,绝对不能允许。民间想要投资铁路,必须到京城来採购股票。採购证是朝廷给京城周边百姓的福利,有助於京城地方的稳定。”

现阶段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贾璉要把话说在前面。不要因为地方上的官绅闹事,朝廷就做出退让。

“朕是坚决支持爱卿的,难的是內阁。想来內阁承受了不小的压力。”李元算是把事情说清楚了。

对此,贾璉深知地方上官绅一旦勾结起来,能有多贪,再多的好处也难以满足他们的胃口。

“朝廷设內阁是干什么的?不就是为陛下分忧的么?如果內阁诸公承受不了压力,大可以请乞骸骨,有的是大臣愿意入阁。”贾璉知道这个节骨眼上,必须寸步不让。开始就让步,以后没完没了。只有开始坚决顶住了,后面才有討价还价的余地。

“如果地方闹起来该如何是好?”李元好奇的问一句。

贾璉冷笑道:“官员牧守一方,拿著朝廷的俸禄,不能压制地方,一旦有事拿了地方官员问罪。如果还继续闹,那就让他们闹大了发兵镇压。”

这是李元没想到的回答,贾璉在这个事情上,意外的狠辣。

“百姓是无辜的,也是无知的。如果真的事情闹大了,地方的不法士绅,正好趁机清理一批。

普通百姓放过就是。”

李元一想也是啊,普通的百姓根本闹不起来,如果出事了,一定是地方士绅煽动的结果。地方土绅敢煽动百姓闹事,肯定有地方官府的默认。

“朕知道了,回头让內阁擬个条陈上邸报,昭告天下,以免届时有人说朕不教而诛。”对於这些只会趴在朝廷身上吸血的官绅,李元没一点好感,总不能因为他们闹事,反手处罚给自己挣钱的贾璉吧?至於说造反,朝廷养兵何用?

“陛下放心,地方上的士绅,煽动百姓闹事,躲在百姓身后的胆子很大,造反的胆子可没多少。”

有个问题是必须搞清楚的,那便是內阁代表了什么人的利益。

看上去,作为辅助皇帝执政的內阁,应该与皇帝的利益一致。

实际上呢,每个阁臣身后都有一批官员在支持,每个官员身后,都有一个家族,每个家族又有一批联繫在一起的利益方。

皇帝和底层庶民之间,存在著一个庞大的食利阶层。如同阴天的云层,遮住了大部分阳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