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很简单,就叫证券交易所,別看皇帝嘴上说让贾璉全权处置,贾璉可不敢就当真了。
所以呢,贾璉的报告里给交易所上了个笼头,那就是交易所只是个平台,股票能不能上市,交易所只是初审,还要有一个更高一级的部门来监督交易所並对股票是否具有上市资格进行终审,这个机构应该归於皇帝直辖,暂且叫证监会吧。
弄好方案后,次日贾璉交给李元看看,让李元这边抄个副本下来,两边一起送往热河。
李元看完后,真的很佩服贾璉的心思縝密,这个方案加上昨天自己送的奏本,真是严丝合缝了。
如此一来,新的机构就不是贾璉谋私利的衙门,而是为陛下內帑挣钱的地方。
如何这边,陆续收到京城的奏本后,承辉帝很是上心,全都仔细的看完后,心情顿时好了起来。
盐引的案子和假股票的案子可以慢慢查,贾璉搞出来的交易所和证监会,基本等於绕过內阁,就是钱和帐要走一下户部,权利都是皇帝的。
朝中那么多臣子,就没见过贾璉这样的,在执政的过程中,只要是明面上的东西,从不谋私利。
至於私下的,皇帝自然装著看不见,不就是弄点海上的买卖么?那不是贾璉应得的么?
真要一点都不谋私利,承辉帝晚上还能睡的著?
皇帝最欣赏贾璉的地方,就在他总是能为內帑光明正大的进帐。
承辉帝手里有钱了,就不会去惦记户部的外库。不动外库,外庭就不会咋咋呼呼。
这就比前面几位皇帝要强的多了,无论哪位先帝,那都是內外不分的。
承辉帝直接先盖了印,再送给內阁批准。这种程序顛倒的做法,內阁也只能捏著鼻子认了。
贾璉搞出来的新鲜事物多了,不差这一个了。內阁不是没有挣扎过,也確实给外库弄到了不少好处,但是也要分情况的。
比如说股票这个事情,铁路事务局每年多暗示缴税的,钱都进了户部的外库,眼下这点小钱,就不要囉嗦了,那才叫討人嫌呢。
为了点蝇头小利惹怒皇帝,那真叫得不偿失呢。
暂时確实是蝇头小利,但以后呢,真不好说了。
反正现在先这样了,文官的底线就是没有底线,什么是內帑?那是先存在皇帝那里的钱。
你不信?问问崇禎,他最清楚了。
至於为何上奏要裁撤驛站,而不提乱发勘和的事情,文官忽悠皇帝的事情,那能叫蒙蔽圣听么?
若非官员们乱发勘和,是人是鬼都能住驛站,朝廷的驛站系统能出现那么多烂帐么?
贾璉这边动作很快,得到回覆之后,立刻通过朝廷的公文系统和邸报以及民间的报纸系统,將交易所和证监会的相关事宜,传告天下。
有个事情贾璉打死都不会说的,那就是所谓的交易所,能不能为民间资本所利用,进而达到融资的目的。
具体的筹备工作还有一段时间,贾璉暂时閒了下来。
转头薛蟠又来到京城,匯报近期商行的相关事宜,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那就是商行今年的利润增长,出现了停滯。
原因嘛,一个是没有新的增长点,一个是移民开销太大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