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铁路热
国人都是有家国情怀的,只是因为身处的位置不同,做出的选择也不同。
贾璉走到今天,自然是不肯平平无奇的淹没在歷史长河中,来都来了,何不在斑斑青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呢?
承辉帝是懈怠了,但脑子还没糊涂。年轻的贾璉精力十足,那就让他去做好了。
周帝国如如同一辆需要大修的车子,经过一段时间对內的变法,对外扩张,如同大修之后换了机油,正在高速路上飞驰。
短期內很多矛盾因为发展掩盖了。
只要是人类社会,就一定会有內部矛盾的存在,往往是旧的矛盾还没解决,新的矛盾又出现了,最后多种矛盾匯聚在一起爆发。
贾璉知道没得选,只能儘量给这个帝国增加一点血条,哪天真的矛盾总爆发了,血条可以抗的久一点。
对於文明的未来,贾璉並不担心,总是会有仁人志士站出来的。
別的民族不好说,这片土地上有的是天降猛男的剧本等待上演。
没必要为后人担心。
“大一统”这三个字的含金量,在歷史中被反覆证明了。
眼下的大周无疑在世界上处在前列,更不需要担心。关键是疆域一定要足够大,血条足够长。
京津铁路的成功,带来的巨大利润,让京城所有人都眼红了。
可惜,眼下修铁路,无论是能力还是资格,都掌握在贾璉的手里,別人就只能干看著。
眼红么?当然眼红,有办法么,抱歉,真的没法子,研发厅是特么的朝廷的衙门之一。这个在周帝国非常特殊的部门,说是衙门呢,又做经营。说是官营的买卖呢,又是朝廷明確的机构。
文武权贵们尝试过多次,没能得逞后,只能暂时偃旗息鼓,等待下一次合適的机会再发动。
宫里传出贾璉要修通往辽东的铁路的消息,瞬间引爆了京城权贵圈子。
这条路必须修啊,反正又不用他们出钱,修好了,还不得先紧著他们用啊。
仔细想想,辽东產出的那么多好东西,用火车运出来,那都是財富,取之不尽的財富。
不少人已经在惦记著,是不是在去圈一些土地和山林。
土地好办,辽东往北,不缺荒地,缺的是开垦的人力。森林和矿山,最近朝廷推出的一条新法,再次明確了关於森林和矿山的归属权。
一句话,森林和矿山都是朝廷的,任何私人不得擅自开採。民间开採,必须获得开採的许可证,每年都要去官府报备,还要缴纳租金。
这这条新法,当初是贾璉提出的,所以,天下的基层官员们,对贾璉的观感比较复杂。
你说他是自己人吧,他头一个支持士绅一体纳粮,还缺德带冒烟的大肆徵收商业税。你说他是仇人吧,他还真就能给官员们带来好处。
总之就很矛盾,但是官员们心里都是清楚的,贾璉还真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官。
问题是,你做你的好官,別耽误大家发財啊。
这些年的变法,抓吏治的效果还是有的,至少好官这个词,不那么刺眼了。
落马的官员多了,下面的官员好歹收敛了许多,没有过去那么肆无忌惮了。
承辉帝这边首先被人烦上了,不少总是和外戚,各种求见,想分一杯羹。
承辉帝乾脆一个都不见,当初让你们支持变法的时候,一个一个的躲的远远的,现在有好处了,如同苍蝇闻著腥味全都来了。
贾璉则是被叫去了內阁,別人的面子可以不给,林如海的面子必须给。
“该怎么说你,堂堂的內阁候补大臣,从不出席內阁会议,一门心思在你的地盘上折腾,別人看了还以为內阁排挤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