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是方便地方的政策,却成了地方上与士绅商人交易的筹码。
天底下没有新鲜事,內阁六部的高官们,也都是基层上来的,能不清楚么?
户部尚书康寧有进步之心,所以才在统计报表里,强调了一下此事。回头內阁会议上提出来,知道是从报表上看出来的,皇帝一定会有所讚扬並记住他的工作成绩,这就不得罪人了。现在让户部直接上奏,把这事情摊开了讲,那不是得罪人么?
张庭恩的意思很明显,不能让內阁提你户部总结问题,这是你的本职工作。
“一式两份,一份呈送內阁,一份直接上奏。”张庭恩儘管不喜欢这个滑头,还是没有为难他。
凡事都有正常流程,首辅让做好本职工作,你討价还价,就该敲打你。
一时鸡贼的康寧,心知这次被张庭恩留下坏印象了。但他並没多担心,毕竟他这个户部尚书,也是皇帝比较信任的臣子,作为预备阁臣的储备。不可能为了这点事情,影响太多。正如李清那样,內阁里需要有人给张庭恩提反对意见。
张庭恩选择这个时候,提出这个事情也很有讲究。他就是要看看承辉帝的变化,如果是以前,收到这样的信息,皇帝一定会立刻处理。
如果没有立刻处理,那就说明皇帝是真的懈怠了,对於內阁来说,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事是手里的权利在增加,坏事嘛,变法的阻力巨大,皇帝的支持不够,谈何变法呢?
作为变法派的旗帜,张庭恩必须维护变法派的成果和利益,並高举继续变法的大旗。
怕就怕,承辉帝决定通过扶持工商来开新税源后,认为做到摊丁入亩已经足够了,內部的变法路线应该进行调整。
这样一来,张庭恩就会很尷尬,也很危险。
经常变法的都知道,革-命重建制度比变法反而更简单。
即便有变法成功中,比如力学博士商鞅,下场不太美好。
关键是张庭恩还不能退!
离开內阁后,承辉帝精神焕发,大步流星的往后宫去,走半道上交代裘世安:“拿上金箭令,让贾璉把上元节灯会办好。”
裘世安就算想劝一句,金剑令不是这么用的,却依旧选择了遵命,没有扫兴。
这就是內侍最大的问题,他们的一切都是皇帝给的,他们是皇帝的家奴,还是不残障人士。
“圣人,还是写一份手令吧。”裘世安既然不劝了,那就把事情办周详了。
“也对,去良妃处写。”承辉帝越走越快。
这个良妃,是皇帝三天前宠幸的一个宫女,就是突然遇见了,觉得动心了,立刻付出行动。然后,一个普通宫女地位巨变。
这就是皇帝,这就是后宫,只要皇帝一句话,一个女人的命运就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而且还不由她自己做主。
裘世安还发现,最近皇帝並不止宠幸了良妃一个,而是频频作案。经常一时兴起,在某个惟帐后面就扮了一个宫女。
也真不知道,是不是转移了注意力之后,精力都换个方向使用了。
拿到金剑令的贾璉,还真是有点意外,儘管如此,还是接受了差遣,说是休假,皇帝来了兴致,你只能出力。
在此之前,贾璉还要走一趟內阁,去见一见张庭恩,確认一下。
如果內阁存在反对意见,贾璉就是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嘆息了一声,贾璉出门了,好好的假期,非要给自己找点事情做,其他人都死绝了么?
一路畅通无阻的在內阁见到了张庭恩,贾璉说明事情后,张庭恩表示:“確有其事!
陛下出內帑办灯会,我等没必要扫兴。只是出於担心上元节灯火的旧事重现,所以陛下想到了你。”
贾璉是真的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生气,我在休假啊。我这么多年在外奔波,不能逮著一个人往死里用啊。
“既然內阁无异议,我就去办了。不过先把话说在前面,动静闹大了,內阁別找后帐。”如今贾璉说话,也不那么低声下气了,好歹是代理过总督的大员了。
“为师还是希望,你能来帮一把。摊丁入亩全面推行,明年就能见成效,再往后士绅一体纳粮,阻力太大了。为了国家,为了百姓,你不该袖手旁观。”张庭恩也是一番肺腑之言,恳切至极。
贾璉听了有所触动,但是不多。毕竟这事情,皇帝不点头,一切都白搭。这就是君主集权的弊端了。
一切都要看皇帝的態度,否则所谓的改良变法,就是镜水月。
离开內阁,贾璉直奔五城兵马司,这边现在的御史们,贾璉是一个都不熟悉,但是下面的官兵,却都是熟人。
大门口贾璉还没下马呢,门房从里头衝出来:“给贾大人请安!祝寧早日入阁,封侯拜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