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再南下
贾璉听罢嘆息一声,站在原地不动,免得上前去,大家都尷尬。
“邢家早败的差不多了,若非璉哥儿伸手帮忙,我那兄弟一家就得靠接济度日。我那兄弟思来想去,得报恩啊!再说那闺女也是自愿的!”
邢夫人的理由看似很充分,在王熙凤看来就是扯淡,我家爷心善帮忙给寻了个正经差事,你让闺女来做丫鬟,这是报恩么?这是在坏爷的名声。
別以为我不知道你心里想的啥,不就是惦记著往爷的身边塞人么?老太太塞一个我无话可说,你也配?
贾璉不想继续听下去了,掉头就走,漫无目的的閒逛,相信王熙凤能处置好。
等了一个时辰左右,贾璉再回来时,王熙凤身边多了个丫鬟鸳鸯,贾璉笑了笑,閒话两句安心待著就走开了。
有的事情他真没太好的法子。
不是不能坚定的拒绝,真就是留下鸳鸯比拒绝要强得多了。
回来这大半个月,贾璉一日都不曾休息,此刻径直回了书房,平儿正在收拾行李,看见贾璉进来,放下手里的活道:“邢夫人不知道怎么想的,非要把他弟弟家里的姑娘塞过来,大老爷也准了,叫二奶奶好生为难。”
贾璉笑了笑没说话,抬手给平儿肉多的地方轻轻的抽一下,有话不直说,非要兜大圈子。
平儿扭头看看没人,这才低声道:“爷,叫孩子们看见了不好,回头荃儿跟著学。”
口是心非的样子,贾璉颇为无语,你那眼神还能不能再飘一点,再媚一点。
“要不你和桂香跟著我一道去南方?”贾璉有点答非所问,平儿摇摇头:“二奶奶身边没个帮手,怎么忙的过来?”
贾璉不再说啥,躺椅上靠著休息一会,平儿也没再说话,低头继续收拾。
没一会,鸳鸯进来了,身后还有两个粗使妇人,帮忙抬著一个箱子进来。
这一个箱子,就是鸳鸯的全部家当了。
按照贾母的话讲,贾璉这次下去,身边一个丫鬟没有也不合適,一个是跌份,一个是没人照顾。贾母把人硬塞过来,贾璉也只能生受著。
贾璉睁眼看一下,点点头又闭上眼睛,平儿拉著鸳鸯去了隔壁先安置下来,不知道两人嘀咕点啥,好一会没出来。
最后这一个晚上,贾璉总算是能空閒下来了,一个人睡觉还是挺舒服的。
凌晨天没亮,贾璉就起来了,梳洗收拾时,巧姐在一边看著,眼睛发红。
贾璉上前蹲下以平视的態度交代巧姐,一定要照顾好弟弟妹妹,不要让人欺负他们。
巧姐严肃的点点头,抬手抹了眼泪。儘管知道父亲为了这一大家子在奔波,还是很捨不得。
外面家將们已经在抬行李,贾璉出来看一眼,行李都抬出去装车了,就剩下王熙凤等人在院子里等著。
三个小的还没睡醒,就不要叫醒他们了。
贾璉看看眾人,笑了笑:“走吧!”
家人们没有远送,只是送到门口便都站住了,贾璉在马背上回头挥手,信马由韁,缓缓远去。
哇……,身后有哭声传来,清脆的紧。
马车上的鸳鸯抱紧了手里的包袱,靠著自己的箱子,身子微微发紧,看著贾府的消失。车子摇晃著,早早起来的鸳鸯有点犯困,趴在箱子上,枕著包袱睡著了。因为提前告別过,这次啥人送行,只是十里长亭处,林如海在此等候,亭子用幔布围上了。
贾璉下马过来见礼,林如海拉著他的手道:“三年,最多三年。”
贾璉看了一眼亭子才回答:“也许不用三年!我在南边,姑父在京城里,关注一下工业的发展,这才是代表未来的產业。西方世界正在工业化的快车道上飞奔,我们千万不能被落下了。”
林如海沉默一下:“我尽力!”贾璉笑了笑,迈步入亭子:“我真想走,但我要说自己身上肩负著时代赋予的使命,不得不远行。”
至通州,此处还有让贾璉意外的人等著,自然是李亨。
这廝眉飞色舞的上前道:“父皇特意让孤来送一送不器兄!”
贾璉抱手见礼:“请代为转告陛下,贾璉定不负陛下厚恩。”
这次南下,依旧是走天津上船走海路,不过走的不那么急了,计划三天靠岸一次补给,沿途贾璉还下船来转转。
这个选择的目的,自然是要看看,沿海的各城市的变化如何。
比如天津,因为关外河流入渤海的缘故,这里开了几家羊毛纺织厂,蒸汽机大量的运用,给城市带来了喧囂的活力。
现在纺织厂只是单纯的纺羊毛,之所以如此选择,是担心北方为了种而减少了粮食种植面积。
儘管很迫切,贾璉依旧很谨慎。纺织业关係到无数家庭,工业化没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贾璉不敢打破男耕女织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