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从朝气蓬勃的少年,到垂垂老矣,一条路踽踽独行数十载,已是令人敬佩。
这也就是为什么科举舞弊在历朝历代都是大罪,重罪。
因为天下学子经不起这样的不公。
皇权也不允许在人才选拔上,自己绝对控制的地位受到挑战。
章廷安看着蜂拥般的人群,低声对乔蓁蓁道:“名单上的六人均在榜上,而乔霏霏搭上线的周文熙四人均落榜。”
隔得太远,人又这么多,他不可能从人群中找到那四人,也就无从看他们此刻是什么神色,但总归是要生什么事端的。
章廷安想了想,突然对乔蓁蓁道:“走,我们去金梁府衙。”
“去府衙做什么?”
乔蓁蓁疑惑,但还是已经跟着起身,一起下了楼。
章廷安道:“每次科考,落榜之人若有质疑,可以去府衙申领落卷。”
这是朝廷近几次科举才有的新规,为的就是保证科举的公平性。
落地举子若对结果存在质疑,可上府衙申领落卷,但时限得在七天之内,包括进行申告的时间。
而且申告也有严格的要求,若是经查验后不符合要求,申告的举子将面临罚停两届会试的惩罚,严重扰乱公务故意闹事者,还很有可能会被罢黜功名。
所以虽然有这么个规矩在这,但每年申领落卷的人其实并不多。
若非是对自己所作答卷非常自信,一般也就罢了,等三年后再来就是。
既然那四人都没在榜,他们接下来还能去的地方,便就是府衙了。
乔蓁蓁也是这时候才知道科举还有这么一环,她与章廷安一起离开茶楼,路上忍不住问:“你怎么知道的?”
他以前不是个纨绔嘛,不见得能比她知道的多呀。
章廷安摸摸鼻子:“前阵子问了下我弟。”
他说的就是章廷意。
虽然人家年纪小,但功课好,了解科举比他这个当哥的都多。
章廷安找过去的时候,在看书的章廷意还吓了一跳,连声追问:“哥,你是不是也想参加科举了啊?”
他赶紧摆手:“不是不是,瞎猜什么呢,我就问问。”
然后从弟弟这儿套完话就走了。
乔蓁蓁一听,忍不住感叹:“廷意和我们家小六一样,真好啊,希望他们到时也能在会试有个好成绩。”
只是还得有个几年吧,毕竟都才十四呢。
两人说着话,没多久便到了金梁府衙附近,就如章廷安刚刚说的,虽然有这么个政策,但府衙门口却不见几个人。
并没有落地举子来这儿申领,都怕弄巧成拙,反倒影响了以后的考试。
他们在府衙附近找个了店铺进去假意逛了逛,很快,章廷安就朝乔蓁蓁使了个眼色。
那四人里果然有人来了。
就见周文熙步履匆匆进了府衙里,神色就像所有落榜举子一样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