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茶肆地处西街闹市,傍溧河而建,是一处闹中取静的好去处,以云集各地好茶、精致茶食和高昂价钱远近闻名。
薛家马车到了茶肆,清辉麻利地系好帷帽,放下面纱,回身对留在车厢内的朱萃轻声叮嘱道:“今日与闺中密友讲些贴己话,你不便在旁伺候,乖乖在车中等待便是。”
朱萃点头,目送姑娘走进茶肆,自言自语道:“姑娘向来独来独往,几时多了闺中密友?难不成是一同入宫认识的?”
闻言,翘着二郎腿坐在车厢外的马夫接腔道:“你个小丫鬟,咸吃萝卜淡操心,主子的事都敢过问,当心挨罚。”
朱萃哼了一声,扭过头去。
远远的,西街那头驰来两匹骏马,一路尘土飞扬,砂石翻滚,朱萃捂住口鼻,瞪大双眼,只见马上二人皆头戴眼纱,一身黑袍,英姿勃发,令人一见难忘。
马夫一拍大腿:“哎呀,还真是难得一见的好马!”
两人翻身下马,一前一后朝茶肆行来,带头那人身高七尺有余,脚步如飞,很是威武壮硕,另一人不紧不慢跟在后头,身姿挺拔,较前者清隽许多。
“小丫鬟你看看,能出入此地的,都不是普通人。”见多识广的马夫,装腔作势地捋了一把没剩几根的胡须,一脸的艳羡。
***
清辉比约定的时间早到了足足一刻,她立在二楼雅座的窗边,目睹两位行商打扮的男子下马入了茶肆,暗暗焦急道:“这个陆小五,怎么还没到?”
陆小五既是清辉的金兰姐妹,亦是估衣铺的合伙人,她家中世代以经营鱼行为生,也算是个买卖人,故而被清辉叫来充充场面。
打小,小五便跟着爹娘沿街叫卖活鱼,是怎么个卖法呢?用一条细长柔韧的柳枝从鱼嘴穿过,然后背起一长串活蹦乱跳的鱼,穿街走巷,嘴里喊着“鱼来喽,鱼来喽”,也因如此,陆小五的身上,长年累月一股鱼腥味。
小五是姐妹之中时间最为宽裕、行动最为自由的,日常时候数她跑腿最多。
偏偏今日,要正经谈大买卖了,却迟迟未到。
少顷,雅座的门被人推开,清辉赶紧放下面纱,转过身去,迎着堪堪踏进房门的来人微微一福身:“二位主顾,小女子这厢有礼了。”
“好说,好说。”
领头进来的男子有些紧张地搓搓手,旋即摘下覆在面上的眼纱,清辉留神细看,发现与珍娘说得别无二致,他年约三十五六,面黑如炭,两眼聚光,目下有一点黑痣,是稀松平常的长相。
男子开口,声如洪钟:“想不到,贵店的东家竟是一名女子。在下姓余名海,不知掌柜如何称呼?”
听这人的口音,也确实是冀州人氏。
“小女姓覃,不知这位是?”
清辉略带审视的目光,敏锐地扫过余海身后之人,并非她多疑,此人打从进门伊始,不曾讲过一句话,亦不肯除去遮面的眼纱。
不肯以真面目示人,居心何在?
即便在治下最为严苛的京畿,恶徒拐带良家女子的可怖消息仍时有耳闻,作为女子出来抛头露面,清辉不得不小心应对。
“覃掌柜果真好眼色,实不相瞒,这一位才是我们东家,在下不过区区马前卒而已。”
说罢,余海躬身默默退到一旁,将那人让了出来。
见状,清辉心中登时警铃大作,面上勉力维持着淡定:
“小女子这估衣铺不过是薄利多销的小本生意,何以值得二位偷梁换柱故弄玄虚?”
她一边厉声说道,一边暗暗朝窗边退去。
那人侧过脸,朝余海做了个手势,余海立即会意,飞快地退出房间。
房门砰的一声,重重阖上。
房间里瞬间只剩下男女二人。
那人毫不犹豫,抬脚朝清辉逼近,清辉心知不妙,指着那人身后高喊一声:“小五,你怎么才来!”趁那人短暂分神之际,清辉猛地朝窗外探身,还没来得及张嘴求救,便被人拦腰一把抱回,朝雅座中央的坐榻行去。
大骇之下,清辉毫无章法地一阵胡乱踢动,茶桌杯盏一一掀翻在地,那人急了,将她头上的帷帽一手扯断,扔将出去,大掌死死捂住她的嘴,不让她再发出一丝声音。
两人在地上滚作一团,清辉拼死抵挡,可毕竟男女气力悬殊,好几回挣着起身,却被他轻而易举地制住。几个回合后,清辉体力不支,气喘吁吁地瘫倒在他怀中,挣也不是,叫也不是,她突然意识到,青天白日,她二人在雅座闹出这么一番动静,隔壁茶客和店家竟无一人前来,可想而知是早就打点好了的。
今日之约原是早有预谋,什么大买卖,什么冀州客商,她真蠢!就这么轻易地掉进这个陷阱!
她忽地落下泪来,想不到,她薛清辉今日竟会受辱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