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孟锦璋看到几个熟人,步子明显欢脱起来,姜氏见了叮嘱他:
“你父亲都夸英国公世子学问好,想来他的友人也多是文采斐然的君子,你今日多与他们相交。”
刘清衍,英国公夫人王氏所出,三年前已请旨册封为世子。
“那个刘二少,你且远着点。好好的哥儿,跟着他都学坏了。”
“母亲,您这是偏见,偏见您知道吗,二哥为人最是仗义了。”
姜氏不耐烦道:“二哥、二哥,我没记错的话,刘家二小子比你还小些吧?这声哥哥叫的倒是亲!”
孟锦璋不乐意母亲对自己的好友有误解,还想争辩几句,却被前方亭子里传来几声大笑打断,细听是几个青年在对对子。
“这回轮到我出题了,我出个简单的,由在座各位选出最佳即可。我的题目是‘白水为泉’”。
这题不难,只要前两个字组成最后一个即可,妙的是意境。
题目一出,立刻就有人对:“山石为岩。”
“好”、“好”。
“此木为柴。”
“李兄对的巧。”
……
一道清朗的男音突然插进来:“少女最妙!”
静默后,亭子里爆发出一阵大笑。
“哈哈哈,还得是二哥!”
“妙啊妙,实在是妙,佩服佩服!”
“登徒子!”姜氏的脸黑成一片,瞪了一眼孟锦璋,“那个穿红挂绿、言语轻狂的可是你那好二哥?!”
孟锦璋嘟着嘴,还想争辩,却无从反驳。
“休得狡辩,今后你若再与他厮混,我定要告诉你父亲,让他请家法。”
“愣着作甚,还不快走!”
孟锦璋无法,只得跟在母亲和妹妹妹后面,悻悻离去。
凉亭中,穿红戴绿的刘清水似有所感,回头望了一眼,一头坠着琉璃珠的小辫子,随着他的动作微微晃动,折射出七彩光芒。
徐徐远去的身影中,那个身穿黄衣头插大红牡丹背影很是显眼。
刘清水微微眯起眼,嘴角提起几丝趣味。
“是她……”
行至半路,孟锦歌远远就看见前方的岔路上,站着一位衣着贵气的公子。
男子看到姜氏几人,停在原地缓缓施礼:“天笠给舅母请安,锦璋、锦瑶安好,这位就是锦歌表妹吧?”
姜氏点头道:“正是锦歌。”复又向孟锦歌介绍,“这位是你姑表兄,天笠世子。”
众人依次见了礼。
姜氏看天笠衣着单薄,关心道:“天气虽已转暖,世子也莫要贪凉,怎么出门也不披件外衫。”
遂嘱咐小厮去马车上,去把备着的披风取来。
“舅母不必麻烦了。”岳天笠拒绝,“先生留的功课还没做完,天笠已经打算离开了。”
姜氏点头,不忘横了一眼儿子:看看你表哥,别整天的跟着不三不四的,学得不着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