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氏听了只以为孟锦歌不说是怕给家里添麻烦,嗔怪道:“咱们是一家人,锦歌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吩咐下去。”
又交待身边的婆子叮嘱大厨房,以后的餐食要考虑三小姐的喜好忌口。
闲聊中,孟锦璋似乎对锦歌在安居县的生活很感兴趣。
孟锦璋在京中长大,对外面的人文风俗很是好奇,问了许多安居县的风土人情,孟锦歌只敢照着曾小妹记忆里的景色、天气略说了说。
整个过程答得胆战心惊,生怕哪一句说错,漏了馅。
好在孟锦瑶隐忍的几声了咳嗽声,似在提醒天色不早了,众人这才散了。
孟锦璋年满十八,早已宿在外院。
孟锦歌和孟锦玥一同结伴离开,岔路相互道别后,各自回了自己的院子。
孟锦瑶自小身子不好,姜氏不放心她独住,便把主院隔壁的小院和主院之间的院墙打通,另设了一个小门,把小女儿安置在和自己仅一墙之隔的小院里。
孟锦瑶体弱,这一天下来,等回到自己院子时已经乏了。
伺候的大丫头云霞在孟锦瑶身后加了一个靠枕,刚把主子的发髻打散,就听见窗子上传来“啪啪啪”的敲击声,细听之下,似乎还有某种节奏。
没等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就听自己主子说,“不过是野猫拍了几下子窗,莫管它。”
闭合的窗子被硬生生的从外拉开,本该回到外院的孟锦璋跳了进来:
“野猫?哪来的野猫,哥哥我帮你捉它。”
见孟锦璋突然从窗子跳进来,孟锦瑶也不惊奇,只背过身子兀自摆弄着手里的簪子。
孟锦璋:“我的好妹妹,刚才听你咳嗽,就知道你不高兴了,果然,这小脸耷拉的都不漂亮了。”
“嫌丑还不快走,找你那漂亮妹妹去,我是只有一个哥哥的,你妹妹却不只我一个。”
见到孟锦瑶这个模样,孟锦璋不需多想便知晓其中关窍,这定是锦歌刚归家,吸引了家里人的注意,让锦瑶觉得被忽视了。
锦瑶自小身子弱,要是带着气入睡,明个定要不舒服了。
只得耐心哄道:“我有再多的妹妹也不及咱瑶儿。你我是同胞兄妹,八岁前我们同吃同住,从不曾分离。”
“如今锦歌回府了,我只当她这些年离家不易,多关心几句,瑶儿千万莫要多想。”
孟锦瑶心道,不过是在外面住了几年,我就要一直欠她的不成?
孟锦瑶:“哦?那捞什子的香囊都挂身上了,我看是喜欢的紧啊。”
孟锦璋腰上的香囊正是夕食前孟锦歌刚送的,为承孟锦歌的一番心意,又觉着烟青的底色和今日穿的这身衣服很搭,是以顺手就系在了腰间。
瞧了瞧腰上刚挂的香囊,虽有些粗糙,但好歹一番心意,扔了可惜。只是,同锦瑶相比,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孟锦进解下香囊,随手丢给云霞:“赏你了,拿去玩吧”。
看到哥哥的动作,孟锦瑶才抿嘴笑了,又与孟锦璋谈笑几句,才把哥哥拉到一边小声耳语。
孟锦瑶只说了一句,孟锦璋便愣住,先诧异的看了一眼妹妹,便连连摇头。
最后还是耐不住孟锦瑶的哀求,只得坐下与妹妹细细商量。
云霞见状,忙屏退左右,又安排小丫头守在门外,这才回到屋里等候差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