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周玉芝特意给两人炖了一只老母鸡补身体。
家里两个大男人最近一直熬夜,身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瘦了下去,周玉芝和苏小晴都很心疼。
沈平章吃完饭,就被苏小晴赶到床上,让他赶紧休息,还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第二天天没亮,车间就响起了叮当声。
沈平章带着四个老钳工拆铣床外壳,沈伟和郭宝光陪在一旁。
沈伟看着儿子蹲在机床下拧螺丝的背影,蓝色工装后颈处已经洇出湿痕,却动作麻利地指挥着,很是心疼。
可为了国家,就得这样。
“王师傅,轴承要加热到80度再装,热胀冷缩能卡得更紧。”
在沈平章的指挥下,老铣床像头沉默的铁兽,被他们一点点剖开内脏。
沈平章趴在床身底下校准光栅尺,机油顺着头发往下滴,他却浑然不觉,只盯着校准仪上的数字,“再往左调0。02毫米。”
当第一缕晨光从车间天窗照进来时,改装后的铣床终于发出平稳的嗡鸣。
沈平章拿起一块碳纤维坯料固定好,按下启动键。
金刚石刀具接触材料的瞬间没有火星,只有细碎的粉末簌簌落下,像春蚕啃食桑叶般轻柔。
“成了!”老钳工突然喊起来。
卡尺量出的数字显示公差0。8丝,刚好卡在合格线内。
沈平章直起身时一阵头晕,扶住机床才站稳,耳边却炸开掌声。
不知何时,装配区的工人都围了过来,得知问题解决,大家欢欣鼓舞,眼眸里对沈平章的敬佩之情更浓了。
中午刚过,研究院办公楼下传来汽车喇叭声。
褚兴国从吉普车上下来,瞥了刘万里一眼,便朝楼上大喊:“平章!”
见沈平章探出头,褚兴国咧嘴道:“听说咱们的大功臣回来了,我从112厂赶过来蹭口饭!”
褚兴国刚走进沈平章的实验室,正好夸赞他几句,却被桌上的图纸钉在了原地。
四旋翼无人机的三维剖视图摊开半张桌子,旋翼动力学参数、挂载舱承重曲线、甚至连电池续航的计算公式都写得清清楚楚。
“这是。。。。。。”褚兴国拿起图纸的手在发抖。
他造了一辈子飞机,从没见过这样的设计,没有尾翼却能悬停,四个旋翼对称分布,像带着翅膀的钢铁蜻蜓。
“多旋翼无人机,专门给南疆山地设计的。”沈平章递过水杯,“垂直起降不用跑道,狭窄峡谷里也能转弯,滞空时间能到八个小时。”
褚兴国翻到图纸最后一页,看到材料清单上写着“碳纤维复合材料+钛合金骨架”,想起去年沈平章说要搞新型材料,当时他还觉得是年轻人异想天开。
可看看现在,碳纤维,氯化钾,等等,都有了。
“你小子。。。。。。”褚兴国猛地拍在沈平章后背,力道大得让他踉跄了一下。
“翼龙还没量产,你又掏出这宝贝,上次你说无人机能打坦克,我们还不信,结果南疆战场上,翼龙真把敌人的暗堡全端了,说,你身上到底藏了多少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