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唐室钦赐”之名,用以巩固割据统治,展示“忠臣”形象,吸引士人投效。】
【但是他从未迷信铁券特权,反而告诫子孙:“须谨守礼法,勿恃我遗法辄行非道!”】
“这丹书铁券,我钱家应该用不上吧?”
钱镠看到这里,疑惑地皱起眉头。
如果后世子孙都遵守他的祖训,不作奸犯科,应该不会被杀头灭族吧?
再说了,大唐都亡了,这免死金牌还有用吗?
总不能指望宋朝或者明朝的皇帝认可它吧?
【钱镠的孙子,钱弘俶赴汴京献吴越国十三州地图时,携带唐昭宗所赐铁券。】
【以此证明钱氏在吴越之地统治的合法性,归顺行为是“奉先祖遗训”,非被迫投降。】
【宋太祖赵匡胤当众验券,命翰林学士解读铭文,确认其真实性。】
【赵匡胤称赞钱镠“忠孝两全”,但他绝口不提“免死特权”。】
【他封钱弘俶为“淮海国王”,赐重赏,却将铁券归还钱家,暗示前朝特权在宋朝无效。】
“果然,这唐朝丹书铁券到了宋朝,就变成废铁了!”
钱镠一看果然如此,不由得摇头叹息道。
“拿前朝的剑,斩本朝的官”,这样的事情,也实在有些荒谬。
【978年,钱弘俶再度携铁券入朝,宋太宗赵光义命宫廷画师摹绘铁券形制,首开文物档案记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史官抄录全部333字铭文,载入官方档案《宋会要辑稿》。】
【赵光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彰显新朝文治,展示对前朝遗产的“保护姿态”。】
【他通过档案化将铁券降格为“历史文献”,剥离其政治功能。】
“晋王军事能力不行,但是政治手段却很高明啊!”
赵匡胤看到这里,不由得摇头感慨道。
不过,现在赵光义的坟头草都三米高了,说这些也没意义。
【后来,钱镠之孙钱惟演,向朝廷进献家族珍藏的吴越国档案、铁券拓片及钱氏家训。】
【宋真宗赵恒嘉奖钱氏家族“克守忠孝”,赐御笔题字。】
【并且将铁券铭文刻石,立于杭州钱王祠,使免死符为道德纪念碑。】
【钱氏主动将铁券与《钱氏家训》绑定,强调“守礼法重于持铁券”,如家训明示:“铁券所以铭功,非以恃宠。若倚势凌法,罪在不赦!”】
【1023年,宋仁宗赵祯登基,下旨调阅铁券,后又赐还,由钱氏后裔藏于汴京城的昭化坊府第。】
【1081年,宋神宗赵顼下旨调阅铁券,后仍归钱氏后裔,直至庆系第六世孙钱景臻成为驸马,铁券移藏于驸马府内。】
“这宋朝皇帝是不是有毛病?”
“一个破铁瓦片有啥好看的?都当成宝贝了!”
汉高祖刘邦看到这里,露出鄙夷的神色,不屑一顾地说道。
宋朝的这些皇帝,真是让他无语。
登基后先看看唐朝的丹书铁券,怕不是已经成了宋朝皇帝的传统!
:()我的抖音通古代,古人彻底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