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一个合情合理的借口作为谈话由头,朱德宏接下来的试探就顺理成章了。
“我侄子很喜欢你的新书,搞得我也忍不住看了几眼,别说,确实挺有意思。”朱德宏语气轻松,仿佛真的只是个普通读者,“我都迫不及待想知道后面的剧情了,咳!所以,忍不住想问问你,这个故事你接下来准备怎么写?”
宴泠昭:“呃简单来说,就是人类与诡异抗争,最终付出惨痛代价终于获得胜利的故事。”
朱德宏“哦”了一声,继续循循善诱:“听起来是很经典的那种故事。不瞒你说,我平时也爱看小说,就是工作太忙没什么时间——学生时代倒是看了不少,勉强也算是老书虫我看最近网文的总体风格,基本都是爽文,说明现在的读者普遍偏爱爽文”说到这,他故意停顿了一下。
“你这人类要付出惨重代价才能胜利,会不会太压抑了?现在的读者可能不太买账。”
宴泠昭思索片刻,语气平和的回道:“你说得没错,现在的网文市场确实如此,传统升级流已经不吃香了。不过只要写得好,总能吸引到人。当然,我不是自夸,只是放在以前靠写文吃饭,我可能还会考虑市场。但现在衣食无忧,就想写点自己想写的故事。”
朱德宏几度欲言又止,最后试探性的开口道:“如果你的书”会反映到现实里。
后半句话还没来得及说出来,一股毛骨悚然的危机感骤然降临。朱德宏浑身汗毛倒竖,肌肉紧绷。直觉告诉他,他若是敢说出口,必死无疑。
遂立即改口道:“如果你的这本书也爆火了,那就证明你确实天赋异禀,天生就该吃这碗饭。”为了缓和气氛,他还开了个玩笑,“这么看来,让你在我们这儿打工,还真是委屈了你的才华。”
之后又寒暄了几句,通话结束。
挂断电话后,朱德宏面色凝重,目光重新落在电脑屏幕上。
小说最后那段插叙的描写再度浮上视网膜——
【这座曾经繁华的城市,此刻沦为一片人间炼狱。
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像被巨人的手掌碾过,钢筋骨架扭曲断裂,玻璃幕墙碎成齑粉,在血色的月光下闪烁着诡异的微光。
街道上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车辆残骸,有的还在燃烧,浓烟遮蔽了半边天空。曾经车水马龙的主干道,如今铺满了支离破碎的尸体,鲜血汇聚成河,在龟裂的柏油路面上蜿蜒流淌。
远处传来此起彼伏的哭喊声。
一个抱着婴儿的母亲跌跌撞撞地奔跑着,她的右臂不自然地扭曲着,怀中的孩子却安静得可怕。
空气中弥漫着焦糊味、血腥味和某种说不清的腐臭气息】
朱德宏深吸一口气。
小说里的描写很可怕了,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这样的“天灾级诡异”很可能不止一个。届时人类该如何应对?
毕竟以目前的实力来看,人类无计可施。
除非能提前预知灾难降临的地点,及早布防。
朱德宏闭上眼睛,半晌,当他再次睁开双眼,眸中已是一片坚毅。
虽然无法阻止灾难的发生,但只要能提前预警,做好防御准备,总好过在茫然无知中迎来灭顶之灾。
他也不会把过错推到宴泠昭身上,在他看来,与其说是宴泠昭的笔触能令虚构化为现实,宛如神笔马良那般神奇,倒不如说是月神在暗中引导,借宴泠昭之手书写下“默示录”。
至于月神此举的目的,无论善意或恶意,对人类而言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份“预知未来”的能力摆在眼前,那就该物尽其用。
好比一把双刃剑,与其纠结它能不能用,不如先握在手中,用了再说。
正如伟人的那句话: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
等等——
血月?!
朱德宏猛地僵在原地,后知后觉意识到什么,冷汗瞬间浸透了衣衫。
虽尚不能百分百确定,但按照宴泠昭的鬼邻居所言,每三个月一次血月,期间因意外出现的血月不累计进入次数。
而上一次正规进入血月,是八月份,三个月后就是这个月,换句话说,这个月月圆的那几天,必有一天出现血月!
——宴泠昭的新小说并未明确指出具体城市,通篇使用代称,加上刻意模糊了人文地理特征,让他难以判断故事原型究竟是现实中的哪座城市。
与之相比,血月这个意象的指向性就强了。让朱德宏不得不怀疑,小说中描述的天灾级诡异降临,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想到这里,他的指尖焦躁的不自觉地敲击着桌面。
这个月的满月在14号到25号之间。便以最早的14号计算,今天已是7号,留给他们的时间仅剩一周。要在一周内锁定目标城市并完成千万级人口的疏散安置,这个任务的难度简直超乎想象——不,应该说比登天还难。
沉思良久,朱德宏拿起电话拨通了1号的专线。
事关一座城市上千万百姓的生死存亡,绝不是他一个人能做出的决定。
与此同时,基地实验室里。
经过连日废寝忘食的研究,今天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那些看似空白的纸张,居然是有内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