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是月神操控的宴泠昭前往G市,其目的就是为了对抗日神。
——这个推测乍一看缺乏逻辑基础。
但《寄生》篇提供了以上线索:故事中出现了两位神明,一位与月亮明确相关,另一位虽与太阳无关,但其无限繁殖的特性恰与寄生卵的行为模式高度一致。
基于这些线索,朱德宏猜测日神与月神是敌对关系,再进一步推导,那股无形之中影响他和宴泠昭的力量,除了强得被赋予“神明”称号的月神,还能是谁。
哦,日神也有可能,但祂和宴泠昭没有联系。而宴泠昭和月神有关联是经过“官方”认证的。
于是,最终得出结论:两位神明没有选择直接交锋,而是通过各自的“代理人”进行较量。这种模式类似于大国之间的冷战策略。
直接冲突可能导致双方同归于尽,因此选择更为隐秘的方式。
两神的暗中较劲对人类而言倒是一桩好事,为人类提供了宝贵的喘息机会。
朱德宏将上述推测记录成报告,提交给高层。随后由一号召开特别会议,以《如何应对两位神明的潜在冲突及延缓其正面交锋》为主题展开讨论。
经过长时间的激烈辩论,会议最终得出一个令人沮丧的结论:无能为力。
就像小国无法阻止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人类干涉这种级别的冲突不仅毫无效果,甚至可能引火上身。
不过尽管前景黯淡,但没有一位参会者提出放弃。只是将重点转向代号“火种”的备用计划——加速发展太空技术,移民其它星球。
这当然绝非理想选择,而是面对可能的末日灾难,保存文明火种是不得不考虑的选项。
会议结束后朱德宏心事重重的返回办公室,看到桌子上G市的报告松了口气,好歹是有一个好消息。
同时也是这个时候,他看到了宴泠昭发来的消息,顿时不禁既欣慰又头疼。
不过总体而言,朱德宏还是倾向于欣慰——高尚的品格是宝贵的特质,尽管面对神明的操控,宴泠昭也无力改变,但至少现在能少一分外部干预就少一分风险。
而他之所以迟迟不肯派任务给宴泠昭,是担心重演龙湖村那样的意外事件。特别是现在已知月神与日神“关系不合”,宴泠昭上次失控大概率就是因为日神
虽然按照G市事件的发展来看,想完全避开这种冲突是不可能的,宴泠昭不去,月神也会让他去。但这不妨碍朱德宏坚持能少则少的原则。
思忖再三,朱德宏回道:
【你的想法我理解请记住,你并非正式军人,只是因特殊情况才参与这项艰险的事务近期,托你的福,研究院连连取得重大突破,新型武器装备效果显著,大幅提升了我们应对诡异的能力这意味着我们现在能解决大多数问题,不必再冒险让你直接参与就像国家不会在非紧急情况下动员平民一样,我们希望尽可能保护你的安全。
不要想太多,你领的工资也算上了为研究院提供数据的报酬。】
***
宴泠昭看着朱德宏的回复陷入沉默。
怪不得那么多人挤破头皮也想进体制,体制内不仅工作稳定,福利待遇优渥,连人际关系都如此体贴周到——不,话不能这样说。
他在网上也看过不少基层公务员的抱怨,人家的苦恼也是真实存在的。
所以只是他运气好而已况且,他也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公务员,更像是某种特殊的“前线战士”。从这个角度看,待遇优厚便合情合理了。
毕竟,若无相应的回报,谁愿意冒险奔赴危险第一线?想想其它国家对军人的态度与保障,宴泠昭更爱国了。
【好的,如果研究院还需要帮助,随时联系我。】他回道。
接下来的日子,宴泠昭继续在家中葛优瘫。前前后后休息了半个月左右,他终于恢复了精神,准备重新投入创作。
写什么呢?
宴泠昭撑着下巴坐在电脑前沉思。
窗外阳光明媚,几只麻雀在窗台边缘欢快地啄食着他刚撒下的小米,毛茸茸的小身体圆润可爱。
过去,他的灵感多来源于“发病”时所见的异象——那些变异的场景与扭曲的人物。然而,自从知道自己病的实际上并没有那么严重,所见的“幻觉”大部分都是真实存在的后,他“犯病”的概率就大大降低,如今,已经很少再看见鬼怪了。
这也在情理之中。
根据朱德宏的解释,鬼怪数量其实并不多:自鬼怪现象首次记录以来的八十年间,有案可查的灵异事件也不过几百起。
是以,他身边聚集了多位鬼怪邻居的情况,堪称特例中的特例,也不知道是不是他这个小区“风水”太好了
总之,他现在实在没有灵感。
叹了口气,宴泠昭决定暂时放下写作计划。没办法,没有灵感,硬撑也出不了好作品。
评论区的催更声他不用看也能想象——抱怨他更新频率越来越低的留言必然占了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