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次来的家长人数比预料的多,所以……原本暂定四张桌子现在扩展到了六张桌子还不一定够用。
所以这就代表着。
男队女队可能要混坐。
201番外(17)
◎将两个人的影子刻在地上。◎
用餐的地点就在大食堂。
特地租借来了六个大圆桌。
左右各三张。
最中间有一个长方形的餐桌,是教练们的专座。
因为有运动员在,所以也不方便去外面吃,只能让食堂阿姨们加班加点。
球员们和家长依次入座,关系好的自然都坐在同一桌上。
男队和女队算了一下人头,刚刚好都能坐得开,所以就还是按照各自队伍入座。
结果这么一坐,还不如混坐呢。
圆桌和圆桌之间挨得很近,只留了一个过人的道。
也不知道是谁安排的位置,朱淇因为要留在国家队帮记者们收拾各种录像带,所以来得比较晚。
等到她到了的时候,舅舅和舅妈已经入席了,中间给朱淇留了一个位置。
西侧的那张桌子是男队的,在朱淇的位置后面坐着的就是宋临州。
朱淇和宋临州两个人背对着背,中间空隙几乎只有一个拳头的距离。
朱淇能听到旁边桌子里的男队们在夸奖宋临州的表现。
宋临州也能听到女队这边在赞叹朱淇演讲时的从容不迫。
朱淇一猜就知道怎么回事儿,扫了一眼坐在对面的阿水,阿水心虚地低下头,扒拉着面前的饭碗。
阿水妈妈毕竟是生意场上走下来的女强人,对人情世故了然于心,非常会捧场的先举起酒杯对着朱淇说:“感谢小朱队长在国家队对咱们孩子们的照顾,听我们家方淼说,队长对每个孩子都倾尽全力地培养和帮助,让我们第一杯酒先敬给队长。”
其他家长们也纷纷举杯,连带着一桌子球员也跟着抬杯子。
朱淇有些不好意思,但也充分体现出了目前国乒现役年龄最大的老球员风范,给自己倒了一杯白开:“感谢各位家长,我其实也是身在其位做了该做的事情而已。球员们的成就是她们自己努力得来的,我以茶代酒,希望国乒越来越好。”
朱淇不喝酒。
因为酒精对运动神经不好。
在这一点上,她非常自律。
其实有些运动员也是会喝一点儿的,尤其是男球员,毕竟年纪在那儿摆着又避免不了互相吹牛,偶尔会买一些酒精度数低的放在寝室小酌几杯。
但和朱淇在同一桌的运动员,都不敢喝酒,举着的杯子里不是水就是果汁。
满桌子大人纷纷喝下。
舅舅和舅妈一左一右坐在朱淇两边,激动地一直说话,还帮朱淇夹菜。
朱淇从来没见过他俩这么开心过,可能到了朝京发现自己家闺女成了一个小领导,控制不住的自豪加上骄傲就导致一听到别人夸他们也开始飘飘然了。
老朱家这四个大人,在朱淇小时候就是这样。
只要一听到别人夸朱淇,他们就挡不住的话茬子,能立刻跟对方畅聊七天七夜。
恨不得把朱淇小时候一天三餐都吃什么告诉别人。
朱淇也能理解。
毕竟谁都希望别人夸自己家孩子。
朱淇上辈子做俱乐部教练助理也经常被拉过去参与这种酒桌文化,对一些规则也了然于心。
小姑娘谈吐得体,面对一桌子长辈也不怯场。
其实从十年前,宋临州的爸爸就感觉到这小女孩以后肯定前途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