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么一个细微的变化!
给球板带来了与众不同的细节!
不仅仅是大熊发现了这一点,之前也看过很多宋临州的解说员们也终于反应了过来。
【你觉不觉得大羚今天握拍的手势好像有些不太一样?】
【注意到了,正常直拍的反手区都是用全指顶着,所以会占用几乎一半的击球面积,但是大羚的手指却握了起来,把击球面积全部留了出来。】
【但是这样的话,握拍不是会容易掉吗?】
【大羚的手指很长,食指和拇指能完全扣住,然后中指指腹在后面顶着球板、无名指指尖在配合转动球板……】
【大羚改技了吗?这是直板横打啊。】
【感觉好像才刚开始改技,直接拿比赛来练习啊,真有胆量。】
旁边的“直板横打”祖师爷何千路看得直皱眉。
就……怎么说呢。
虽说有了点儿直板横打的影子吧。
但火候缺大了。
属于三分熟成品。
直板过于依赖挑打,总体来说就是肩膀手臂位置发力。
但是横板很考验核心力量,腰椎和胯部也要同时给劲儿,因为何千路从小练过舞狮跳桩,所以适合直板横打这个技术。
这小伙子,只能是领悟了一点点直板横打的皮毛。
打打这种商业赛适应还可以,暂时让对面两个人措手不及,但真正上三大赛还是不行的。
但当了五年的教练,何千路又想道,如果把这小子交给他,三年就改掉这毛病,但未来能发展到哪里还得看球员自己的意志力。
而朱淇觉得,她这个搭档还挺努力。
自己说完之后,他是真的听劝啊。
说练就练。
有执行力,不错。
最后一个球。
金莉莉补了一个快带,朱淇眼疾手快!迅速跟着上前立刻反撕回去!
球快速打过来,又被快速打回去。
啪嗒——
球掠过一道白色影子,几乎是擦着球桌的边角垂直落地。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疑惑得探头探脑。
裁判紧盯着球,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判断这个球的得分。
正常情况下的球如果擦边了会有一个微微弹起的动作,能够让裁判知道这个球是擦网球。
但是这颗白球沿着球桌的边缘垂直落地,几乎没有任何弹起的角度。
宋临州举手示意:“擦边球。”
“不可能!”金莉莉立刻反驳。“球出界了。”
宋临州对自己的视力也非常自信。
从宋临州的位置来看,白球和球桌边缘有一个非常细微的摩擦,教练那边是看不出来的。
这个分应该是朱淇和宋临州的。
而且乒挑联赛也没有配置专业比赛那么精锐的鹰眼系统,只有全方位的录像回拨。
解说们也十分好奇,在裁判确定得分之前不敢自己分析。
【这个时候出现了争议球……看看裁判会把这个球判给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