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男人们悄然发生了变化。
李老大总是用那种复杂难言的目光看向杜氏,偶尔和杜氏说话时,声音软下来两分。
这给杜氏弄得,一颗心七上八下。
大丫和二丫把这些变化看在眼里,劝杜氏道:“娘别担心,可能是奶奶个爹说了什么,二叔最近也很听二婶的话。”
说到这大丫有些奇怪。
倒是三婶在躲着三叔的感觉。
在这个家里,三叔三婶从来夫唱妇随,两口子感情好得不得了。
但她也仔细观察过,三叔三婶不像是吵闹了,三婶就是最近说到三叔总是脸红红的。
这种事情,十个大丫也想不出来。
就杜氏这种过来人能看破,因而大丫才说,她想通后就跟着脸红起来。
“大丫,这种事以后你别再提,我知道了,肯定是你奶奶和他们说了什么。”
比如多疼媳妇的话。
难怪那天晚上李老大和她嘟囔,能不能搬过去睡一晚,她想着最近他烘肉干累了,就拒绝了没去和他挤一张床。
再后来大丫就进来,李老大看了大丫一眼,话题就转到了合适给大丫想看个人家的话上去。
婆婆和她提过,大丫的亲事别着急,等家里日子好起来,再给大丫说,到时候往更好的人家找。
她听进去了,就没应李老大的话,当时他还挺不高兴。
二丫指着娘的脸,小声和大丫咬耳朵,“大姐,我觉得娘真没事了,你看她笑得,就和三婶一样。”
杜氏:“……”
还是不一样的。
三弟妹吃得好,而她,还没吃。
王氏听见这话得摆手。
吃得好不准确,准确的说是吃累了。
李老三最近也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白天都那么累了,每天晚上还要折腾她。
还无师自通的学会了好几种以前从来没有尝试过的动作。
反正就是,嗐……不能细说。
王氏都想和婆婆说一说,把小叔房间借她男人歇几天,着实腿软。
但这种事又不太好开口。
袁氏也有同样的苦恼,一开始还觉得男人体贴能干了,三胎有望……
一连十天过去,袁氏长长呼出一口气,月事终于来了。
兄弟三人再碰头时,看着两个弟弟眼下乌青却意气风发的模样,李老大就很难过……
……
荒地上的人在李老二的管理下,蚂蚁一样的分工,半大的孩子就像每天出门寻找食物的工蚁,背着一个小筐子,捡满石头背不动了就往堆放石头的角落运。
在这里监工的是大蛋儿,高星星也在他的队伍里,是他最听话的小弟之一。
二蛋儿负责登记,就在石头堆这里,孩子们送来一次石头他就在不同的树叶上划拉一道,每个孩子每天至少要捡满五筐小石头才能拿到五文钱,二蛋儿在这还顺便看着,要是有那只顾埋头捡石头的,捡着捡着不小心误入大石块下头,二蛋儿就会大声提醒他们走远。
以高成东为首的十几个大人每天费劲的凿石块,好不容易要凿开一块,李老二就会在旁边大声提醒。
“小心,都让开些,小心石头掉下来砸到人啊!”
这点是秦芳慈特意交代的,进度慢一点都没事,安全为重,要是有人出事,回头她要找李老二麻烦。
整个莲塘村忙碌又热闹,隔壁东石村的人看得又羡慕又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