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那位郭局,连家里夫人都出动了,以调理身体为由,找她给开药,走动得相当频繁。
她也就不客气了,跟他说想给孩子找几个补课的老师,又详细的说了自家洛洛的学习情况。
又提了每节课的报酬,每小时给二十块钱。因为是要全科补,数语外加物理和生物,每天补一科的话,一个月能上十二个小时的课。一个月能挣二百四十块钱,现如今平均工资才一百九十块钱,二百多比工资要高出很多。
郭局大包大揽,“这事儿交给我了。咱们市里,还是有几位老教师是有水平的。我联系完带去家里跟孩子见见面,看看情况。”
人家动作相当快,第三天刚好是周日,大早上就打电话,说带人来家。
带来五个人,两男三女,四个退休在家的,只英语老师,是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这四位都是全国优秀教师退休的,时间很方便。小王就是洛洛的英语老师,她是目前咱们市里英语教学上最优秀的教师之一。就是上课时间要受点限制。但是可以在学校办公室利用晚自己的时间上课。”
这也没啥可挑拣的,就得让孩子自己感受。
王老师就不用试了,就是孩子的老师嘛。
另外几位讲,让孩子自己感受吧。
第159章有脑子就是遍地黄金
“老厉害了,听他们讲课,我都不舍得上厕所。”
洛洛听完课,是这么评价的。
那就定下吧。
一听讲的还这么好,第一个月上完课,洛清微给发工资的时候,每人给发了三百。
孩子月考,基本没怎么扣分,这不就是教的好嘛,那就得奖。
人家为老师也是凭本事挣钱。
这么一来,这算是一大笔收入,那俩老太太,晚上出门补课,都是儿子骑自行车给送过来,成了家里大功臣了。
各单位都发不出全额工资的情况下,能每个月多三百块钱的收入,可是解决大问题了。
洛洛补课的事儿,随着月考成绩出来,慢慢的就传出去了。
第一个找上门的就是贾文。
“你看能不能让秦铮跟着一块儿听听课?补课费咱们平分,成不?”
这种事没法拒绝,洛清微能说啥,“平分什么呀,让孩子跟着听就是了。”
然后猪肉铺老板,张超妈又找来了,“张超回家一说,我就厚着脸皮过来了,为了孩子,没啥豁不出去的。我家条件还行,这个补课费能出得了。洛洛成绩好,听课快,我们家张超成绩没有那么好,听得慢。我们不耽误洛洛听课,您只帮着给老师商量商量,能不能单独给我家张超加两个小时的课。串一下也能串开时间,是不是?”
那这更得帮忙了。他家确实也能拿得出来一个月一千五的费用。
贾文之所以没这么提,那是秦铮的成绩好,也是学校前三名,跟洛洛差不多。再一个,他们两口子的工资加起来也没一千五,要给孩子补全科的话,还得找孩子二叔补贴。
当然了,他们家里暗中有没有别的投资这个外人不能知道,估计是有吧,反正人家肯定是不缺钱。但这个不能拿到明面说,对外说法肯定是孩子二叔补贴的。
就像是自家,要是指着沈默和她的工资,那啥也不够。沈家的钱也从来是不露的,对外的说法一直是她药方子挣的钱。
为了这个,贾文还感慨,“一个副书记,一个中层领导,挣得不如人家卖猪肉的,上哪说理去。不怪现在都编顺口溜,做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一边儿是人家特区那些个大款,钱挣得成山成海的,一边儿是咱们这样儿苦哈啥挣点工资,买件衣服还得算计一下的。就这落差,谁能受得了。”
是。确实有这样的问题。
后勤每天来给家里送菜的小牛,转业兵,一个月挣二百三,还是高于平均工资的。他妈,一个农村老太太,进城看孙子,人家在家不闲着,弄了个铁皮炉子,背着孩子在医院门口卖茶叶蛋和小米粥,买粥给送一筷子白菜咸菜,生意特别好。少的时候,一天能挣七八块,多的时候能挣十多块。每个月都比小牛挣得多。
“慢慢来吧,现在国家没钱,等以后经济发展更好,财政有钱了,工资肯定会涨的。说不定啊,有那么一天,所有人都想进体制内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