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叔就看潘凤良,他就接着说了,“说起话,得是七三年了,新立乡出了个人命案子,我去查案,在看热闹的人群里看到他。当时没敢认。回到局里之后,查了当年当兵入伍的档案,他确实是齐省台县碱窝子屯的人,碱窝子就是现在的新立乡。
之后我查案的时候,也多方打听了。确实就是他。
五四年跑回来的,家里和村子里的人都以为是转业回家,那时候好些从战场回来的,都回家种地了。没人觉得奇怪。
他当兵之前就娶了一个老婆,生了两个儿子。他当兵期间,老婆死了。回来之后又娶了续弦,生了五个儿子。
总共七个儿子,最小的现在都二十多娶媳妇了。”
马叔就拍桌子,才不管在座的还有当年的团长,连长,指导员呢。
“那你怎么没把他抓起来判刑?”
老徐又插嘴了,“咋判刑?杀了他,他那一大家子咋么办?当时最小的孩子才五六个,上面一堆半大小子,本来台县就穷得当裤子了,没了爹,那些孩子不得饿死?再担上那么个名声,孩子以后怎么办?”
“那就这么放过他了?”
那肯定是没有。
“他当初回来没敢声张,村里的支书和队长都是他家亲戚,把名字偷着改叫高福了。那村子里,一多半的人家都姓高,要是全村子咬死了高四海没回来过,他就是高福,怎么抓?
当不知道,谁也不能甘心。
后来他要当队长,我想法子拦了。他儿子想出去当工人,我也给搅黄了。老老实实在家种地吧。”
潘凤良就说了这些。
旁边听着的洛清微就觉得,这位心可够软的。
又想着,这新立乡都出些什么人啊。
忒寒碜人了。
“现在高福的七个儿子,除了老大老二老七在家种地,农闲时熬碱,其他几个发展的还不错。老三当了生产队长了。老四娶了有钱人家的闺女,搬到镇上开小卖部,挣得不比上班少。老五收粮。老六卖豆腐。
老两口跟老七住。条件相当好。”
沈默显然对高家,更熟悉。
洛清微老觉得沈默这话里有话。
第134章跟着沈长官做娘子
事就是从高家发的。
潘凤良到省武装部,实名举报新立乡第七生产队队长高玉新的父亲高福是逃兵,就是当年被追认为烈士的高四方本人。
这个性质太恶劣了。
而且潘凤良话里话外的意思,之所以不在县里举报,不在市里举报,就是有保护伞。
武装部也不敢瞒着,就往上报。
二把首长亲自下命令,必须彻查到底,勿枉勿纵,不放过一个以权谋私之人,严惩到底。
之后半个月的时间,省厅和武装部联合工作组几十人下基础,走访,找人证物证。
以摧枯拉朽之势,把新立乡从上到下,十几号拘捕审问。之后是县里,县长,副县长,武装部部长,公安局长等等,又是几十号人。再之后是市里,又是几十号。最后一直挖到一位主管国土资的副省。
一个逃兵案,越查越大,查成了贪腐的窝案。
上上下下,拿下去一百多号。
空出来的位置,得有人顶上,省内的干部,外地空降的不多,还是省内流动。空出来一百多位置,就有一百多人升上去,升值后留下的位置,又有人升,这一动下来,相当于齐中市和台县大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