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陛下开恩,臣这就安排,臣告退。”得到皇帝的首肯,周知礼起身努力维持自己的仪态,慢慢走出大殿。
往工部走的路上,周知礼面无表情,仪态端庄。只不过他心里想的什么,无人知晓罢了。
世家们的心思回转楚怀北管不着也没法管,夏收结束,她要开始着手准备炼铁工坊了,并且一百位府兵已经穿插到位,有足够的人手做事。
楚怀北画了工坊图纸,跟几个善营造的府兵们沟通想法,这几个人是要派去督建的,他们需要保证工坊造的万无一失。
楚怀北依据前世的小型炼铁厂再结合现在的铁匠铺改造成新型工坊。她将沿袭前世流水线工作制,毕竟她手中只有十六位铁匠,能力还参差不齐,按一人独立完成一件的传统工作制,效率太低了些。
挑选了一个亲兵巡防的日子,将组织好的基建人员扮成商人送进了大山,一同去的还有一百位府兵,五十人驻守铁矿场,五十人驻守煤炭矿产。
楚怀北派五百亲兵每三日巡防一次,两千亲兵轮换着来。让扮成商队的物资车队,每三日送一次,这样正好两方卡上时间。
工坊建造速度很快,母亲养的这些营造工匠手艺了得,据府兵回报,这些工匠看图纸就能理解王爷的想法,他们只在旁边提点一下,一些新事物也能迅速掌握。
楚怀北内心佩服,果然自古以来都不能小瞧劳动人民的智慧。
这天楚怀北吃完早膳没有立马去军营,而是同母亲商议将庄子上半大小子送去当铁匠学徒的可能性。因为这工坊打的是兵器,想来想去除了工匠,学徒还是要捏在自己手里比较放心。这事弄不好,造反的名头就要落在自己头上,天地良心,她可没有这个念头,只是想试着打造一些她所知的防御武器,好让她在之后的战场上挡住蒙古军。
学徒也是要常年留在山中,没有命令不得私自出山,这个条件一般人很难接受,说一句不好听的,这等于把家中未来的顶梁柱抽走了,还一去不知死活。楚怀北也只是跟母亲商议,并不是强制执行,她又不是周扒皮。
太妃听着楚怀北的话,这事是不简单,但是她忽略了王府对他们的庇佑之恩,能留在王府庄子上的百姓,都是受了王府大恩的,且不说这是去学手艺有月钱,就是征兵入伍他们都会积极响应。
太妃让她放心,直说要多少个年轻男丁,这事不难办。楚怀北一脸惊讶的看着母亲:“母亲,咱家可不兴强抢民男啊。”
太妃听见这句话,伸手在楚怀北的背上呼了一巴掌:“说的什么话,王府何时做过这种事情。”
太妃将前因后果说给楚怀北听,有些事情是在她爹还在时发生的,她不知道也情有可原。
楚怀北听完,给母亲比了个大拇指,这事就轻松解决了。楚怀北问母亲要了三十个青少年,这样一个铁匠配两至三个学徒刚好,工坊的宿舍造的够大,住下这些人完全没问题。
在八月军屯的田地全部完成翻耕工作时,山中传来消息,两处工坊已经建好,只等派工匠进入。
楚怀北传信给陈司农,让他明晚将十一个小吏在他家中集合,她会在子时派人来接,不用带生活用具,只需带两身换洗衣物就行。
学徒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楚怀北将她画了许久的图纸交给二十一,让他们一起研究。她已经尽力了,一些细节只能让他们来调整了。
二十一打开图纸,一共有三张,上面的武器他们没见过,看名字,分别是重弩,诸葛神弩,火油投车。看结构,火油投车最简单,类似投石车的改良版。重弩是平时用的弓箭放大版。最后这个名为诸葛神弩的武器,画上解释,装满短弩箭后,极短时间内可以做到百箭连发!
二十一五人均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诧,这镇北王怕不是个天才,为何对各种器械如此了解。他们已经知道现在地里用的曲辕犁、耧车、龙骨水车都是出自王爷之手。
二十一小心将图纸叠好贴身存放,等到了山中在慢慢一起研究。他们听说还有十一位工匠和三十位学徒。
花了三天时间,众人一起进了山中,分成两批人,工匠和学徒前往炼铁工坊,挖碳工人前往煤炭工坊。
休息一晚之后,炼铁工坊的人集聚在炼器室,司农所的十一人和二十一他们五人先相互报了自己的名讳,简单认识一下,以后就是工友了,随后挑选了各自需要的学徒,学徒显然是提前调教过一段时间,安静本分,师傅问起才会回话。
二十一将图纸展开,挂在了一块特意准备的黑板前,见众人对此并不陌生,看来在北境此物已经不算稀奇了。他们五人第一次在宅子里见到黑板和粉笔,还非常有兴致的涂涂画画半天···
另外十一人凑上去仔细观摩,丁副使瞧着这熟悉的画风,这定是王爷亲笔画的。他挨个图看过去,前两个火油投车和重弩他看完就心中有数,并不难做,最后一个诸葛神弩零件不算繁复,但是对手艺要求很高,只要有一个零件没做对,这神弩就无法使用。
等十一人都看完,二十一开口询问:“这是王爷需要我们做出来的守城武器,你们有何想法,畅所欲言,争取在入冬之前能各做出一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