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王爷她带着一家子造反了 > 块菜(第2页)

块菜(第2页)

将熬制好的糖水直接倒在定制的铁皮包裹的工作台上,由三人同时对台面上的糖水翻拌按压,直至凝固碾碎变成红糖。

第一次制糖太妃也在场,亲眼见到块菜逐步变成了红糖,内心极其震撼,同时脑中慢慢出现多种想法,太妃压下自己想说的话,等着回到王府在和儿子慢慢商讨。

楚怀北先将红糖做出来,回头再慢慢研究红糖脱色制白糖,红糖中的杂质太多,不能作为原材料使用。前世她有段时间研究过,天工开物中说的黄泥水淋法没有用,没有任何人复刻成功过,还不如用活性炭吸附法来的靠谱些。

要烧制活性炭,需要大量毛竹,这北境毛竹并不多,还得找其他方案。不过现在还是红糖最重要,这个可以先放一放。

晚上回到王府,太妃和楚怀北在书房中商讨了近一个时辰。楚怀北是知道母亲有商队,且利润不小,这次深入交流后发现母亲堪称经商天才,这才半天时间,就已经把红糖前前后后所有事情都考虑到位了。楚怀北自己才规划到大量种块菜,制糖,找面生之人合作,借他们的手贩卖红糖。

母亲已经想到让商队把红糖贩卖给周边游牧部族换取他们的优良马匹了。

大草原上除了蒙古可汗,还有游荡着好几个较小的游牧部落,他们常年东躲西藏,一旦被蒙古发现,几乎都要脱层皮才能保全族人。这些部族很少跟北境接触,没想到母亲竟然能有商队找到他们,完全出乎楚怀北的意料。

见儿子用崇拜的眼神望着自己,太妃心中猛然涌出一股成就感,还是儿子贴心,她夫君可没这么崇拜过她,只会嘴上说辛苦了夫人,倒也不是说不好,她夫君自然是对她极好的,只是他并不是那么在意经商的细节,很多事做完了也完全没有成就感。

在儿子那里得到了激励,让太妃做事更加有动力,而且她总觉得儿子的转变可能是在筹备着某些大事,或许还有可能与王府之后的生存有关。

不得不说,太妃的直觉非常敏锐,楚怀北的确是在准备着王府的生存之战,亡,那么历史重演,只有生,才能打破已经被安排好的结局。

楚怀北在这两处新工坊内各调拨一队府兵驻守,同时将之前受伤退下来的亲兵们也安插在工坊内部,这一部分的亲兵是她精挑细选后确认忠心不会背叛的,她需要工坊内三方保持均衡状态,有一方出现被收买的状况,可以及时纠察发现。不是她不信任,而是她所处的环境让她不得不多考虑一层。

太妃将第一批红糖通过南北货商之手摆在了北境各州的杂货铺之中,这批红糖比南边来的售价均低了一成,百姓们买糖当然是挑便宜的买,不到半个月,这批红糖销售一空。

很快王府的十亩块菜便耗尽,楚怀北与太妃商议后,决定通过商队的名义在北境收购百姓自家种植的块菜,明面上是运往南边贩卖。

北境的百姓都会在自家院子或者划拉一部分田地种植块菜,制成菜干或者放在地窖中保存到冬天食用,北境冬天太冷,基本吃不上新鲜的蔬菜,除了块菜,就是菘菜,菘菜就是大白菜,因为每家每户都种,块菜在北境根本没人买。

商队进入各州的偏远村庄以十斤三文钱的价格收,当地的百姓纷纷将家中的块菜卖与商队,这块菜个头大,往常只有养猪的人家在自家块菜吃完后少量的向村民购买一些,价格十斤只给一文钱,就这一文钱,还有不少村民抢着卖。

现在价格直接翻三倍,好多村民直接将家中块菜全部卖了,换成铜钱,给家里添一些过冬用品,多扯一匹素麻布,给家里孩子们做一床厚实的芦花铺盖也是好的。好多贫苦百姓,冬季家中孩子是不下床的,没有厚实的棉袄子穿,下了床在零下十几度的天气里,那是要冻死人的。

是以商队每到一个村庄,都能满载而归,源源不断的块菜被送进糖坊之中,糖坊周边一里地内都能闻见糖水的香味。多亏了地势偏僻,才不易让人发现。

太妃让人将庄子扩大一倍,在庄子里离糖坊最远的地方建了猪舍,养了百十头小猪仔,就吃初步压过的块菜丝,煮过十分钟,已经熟的块菜丝,压出水分后,人也能吃,就是口感太差,给工人吃太不像样,丢掉又可惜了,索性养了猪,等到小猪长的膘肥体壮,就杀了给工人们加餐。

太妃一开始就声明,这些猪不卖,长大了都是给糖坊工人自己食用的。喜的那些工人们眉开眼笑,干活,顺带照顾猪仔,一点埋怨都没有。要知道,一般百姓也只在亲朋上门或者过年才舍得割一刀肉吃,平日里哪舍得花这钱。

等这些猪大了,宰一头那就能吃上好几天,一个月杀一头就够他们吃的了,除了不能出庄子,这里的日子对他们来说过的相当滋润。而且王府给的每月工钱都不少,可以自己留着,也可以直接发到家中,想到家里因着自己这份收入过上好日子,工人们干活根本不会偷懒,就怕被人暗中举报而丢了这份工作。

石灰工坊那边生活条件更加艰苦些,所以那边工人的吃喝待遇更好些,楚怀北可不想当黑煤窑老板,那是缺大德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