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亲兵们培训完成
“那我就不客气的收下了!”厉害,古代的荔枝尝尝味道,不知道和前世的有何区别,楚怀北以前每年夏天都要吃掉十多斤荔枝,上火什么的都是小事。
这下两相皆是心满意足,出发去军营,今日楚怀北准备去看陈司农收粮税,另外问问现在的种植情况下,他们是否会将麦根留在地里。
进了军营,先去看了一眼先生教学,随后带着副将进了司农所,见所里依旧只留了两人看家,其余人都出去收税了。嘱咐两人看好器具,楚怀北带着副将往军屯赶去。倒是没想到陈司农年纪这么大了,上班还这么早,有一回楚怀北好奇之下还是问了,得知这陈司农今年都68岁了!也算是个长寿的人了。
到了军屯,看见大家都聚在大晒场上,司农所的在挨家挨户的称重。众人发现楚怀北,立马行礼,楚怀北示意他们随意,不用管她。
陈司农临时准备的桌子上有几本册子,楚怀北拿过其中一本,翻了翻,见其中记录了四个方位抽取的五十亩样田,将每亩的麦子总产量记录下来,再计算出平均亩产量为93斤,跟去年差不多,然后按比例收取六成粮税,剩下的四成屯军自留。
不要觉得少,本来当兵就有军饷发,再种些地,收成还能自留四层,劳动工具都是军营提供的。军屯的家眷,可比外面的普通百姓日子过的好多了。只有一个风险,就是家里的兵丁战死,但也有一笔还算可观的抚恤金领取。
楚怀北见陈司农办事周到妥当,相当满意。趁着午膳休息时间,她问了陈司农和几个前来交粮税的屯兵,地里的麦根他们如何处理的。得到统一的答案:他们会将麦根全部拔掉,晒干后当柴火用。
楚怀北放下心来,就怕他们把麦根直接翻地里,接着种植。这可不是现在的秸秆还田,再说九月份就要播种,七月份开始翻地,真要连着麦根一起翻进去,两个月的时间根本来不及腐烂,到时候直接变成地里害虫的温床,还会影响麦种发育。
楚怀北让他们接着忙,不用理会她,她带着副将去田里转转。先大体检查了一下之前吩咐挖的沟渠,发现没有太大的误差,对司农所的人印象更好了,这不就是老板最喜欢的员工,只要老板说出一个大概方向,员工自动补齐方案,还能比老板想的周到。
期间看见不少人都在自家地里拔麦根,称得上老人小孩齐上阵。收麦子这种需要赶时间的重体力活,在家里主要劳动力做完以后,剩下的像这种拔麦根,捡地里遗留的麦穗之类的活计,都是家中其他人在做。
巡视一番,楚怀北很满意,带着副将回军营。
七月的最后十天,是亲兵们最后结业考试,加上这次,他们一共考了四次,王爷可是说了的,只要成绩优异,就能升职加薪。亲兵们可是铆足了劲学习。哪怕是十人的组长,也是好的,到时候打起仗来,分的军功也比往常多。
最后成绩出来,能升职的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优秀之人,此番没有任何人不服气,至此扫盲活动结束。顺带还培养了一批百户千户,现在这些人看楚怀北的眼神,热烈的让她招架不住。
期间府兵们也结束了学习,情况比亲兵们稍微差一点点,毕竟府兵们不会上战场,没有军功可以挣,不过也基本上都脱离文盲范畴,达到了楚怀北最初的目标。
八月开始,楚怀北就让亲兵们开始实行她之前的巡防计划,每天抽一人,在幽州各处查看,不仅限于幽云城中。
此举在第三天后,世家大族就相互通信,知道了镇北王的意思,各家心思怎么想的,楚怀北就不去猜了。
这日北境府通判郑文晓的母亲徐氏六十大寿,北境有头有脸的世家皆前来贺寿。坐在门口随主家迎接宾客的账房,手中的毛笔从第一位客人进来开始就未曾停歇过,裁成两掌宽的红色礼单,从桌面坠到青石板,并已经弯曲折叠了几层。
直至巳时末,知府周铭的到来,才结束了这耗时两个时辰的迎宾,此时账房边上已有小厮帮忙整理礼单,三尺长的礼单整齐叠好,一本一本垒起来,竟有一尺高。
账房在主家的示意下,先将照壁旁边堆积成山的礼物,按照礼单的先后顺序,摆放在库房,之后再慢慢整理。账房领命告退,带着平日惯用的小厮,有条不紊的开始整理地上的东西。
随着府门慢慢合上,将路上看热闹的百姓目光也一并隔绝了。
这些随礼中,最便宜的一件,也够在地里刨食的五口之家十年的花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