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能识字的人还是太少了。公羊先生年事已高,她都还得去麻烦老人家帮忙。
得多招揽些有用的门客。以及,想办法将陈平尽快调回咸阳。
近十日,大家忙碌异常。
与此同时,咸阳内最新一期的报纸终于发售。
“速看,陛下和公主欲重建六国宫!每户只能出一人!”
有人没买报纸,不知道上面具体内容,偶尔听了那么一句,心里发慌。
“什么?陛下不是承诺过不会再抓黔首修宫殿吗?”
“这可不是修阿房宫,报纸上说了,是有利于民生的。而且这修宫殿给的报酬是每人三套过冬的衣料,还有粟米和钱!”有识字的人大声说道。
还有这种好事?!
众人议论纷纷。
黔首们对得到那么丰厚的报酬,以及上面承诺的一天劳作的时辰感到十分心动。
这冬日本就难熬,不能种地,也干不了旁活。有些贫苦的黔首苦于找不到生计,只能冒险进山打猎。运气好,能打到几只山鸡野兔,运气不好,也许是葬送在虎口。
而如今,只是为陛下修宫殿,不仅能保证一日两食,朝廷发放的粟米和钱以及衣袍还能带回去补贴家用,这实在是个最合适不过的去处!众人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询问如何报名。
只可惜,每户只能出一人!
识字的人都被他们问怕了,他指着报纸,大声地说道:“上面写了,去各村的里长那里报名。别急,要三日后才开始。”
黔首们将前半句牢牢地记在心上。有些心急的人已经提前去骚扰里长了。
万一能提前报名呢?试试又不亏。
不少人急切地跑回家里,与家人们议论此事。
“二娃力气大,应该让二娃去,到时候他卖力多,也许能得到官员的赏识呢!”
“我看得让大娃去,邻居家的女儿不是有意咱大娃吗?你得让大娃攒点结婚的钱。”
诸如此类的议论在各家中普遍上演。
至于欺骗?那是不存在。这可是公主设立的报纸,公主承诺的事情,皆能办到。
前段时日,公主府内招工,说是弄什么造纸术以及肥皂。前去做事的人与外人透露,公主给钱大方,他们都舍不得离开了。
一时犹豫没有抢到名额的人看到他们领回家的布匹和肉,悔得连肠子都青了。
而且陛下只修两座宫殿,他们手脚快些,岂不是几个月便能做完,到时候便拿不到这般丰厚的待遇了?
黔首们怀着忐忑的心情等待三日后的报名。官员们也是兢兢业业地执行着上级颁布的命令。
他们派人每家每户的走访,亲自上门让黔首确认后按手印。据公主之令,手印按下后,便视为报名成功,可提前发放一件冬衣用于劳作。
不过现在天气并未到寒冬,黔首们不舍得穿厚实的新衣,还是穿着旧衣赶赴工地。
此次招工乃是就近招募,黔首们每日都可返回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