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的大夫是由圆满境界的丹修亲自批准,授予治病救人的方法,方可在世间治病救人。
那时候时疫四起,村里高热惊厥的人逐渐多了起来,若是折腾着去城里看病,只怕半路就丢了性命。
按理,这座村庄应至少配置一名大夫,与丹修时常保持联系,方可保村庄平安。
但历经了那场人魔大战,像这种小村庄的大夫,要么被抽调出来,上了前线,要么因长期的入不敷出而远走他乡,如今人魔大战才结束一月,大夫是不可能配齐的了。
因此,当没有行医文书的向小禾站出来时,反而成了村里的希望。
孙大娘在这个村住得久,心里知晓没有行医文书会有什么后果,她也劝向小禾道:“禾娘,恕我多嘴,不知你可愿去考一个文书?”
她觉得,向小禾医术比先前的村大夫来得高明,轻松考一个,有文书也就方便行医了。
向小禾起身,将那盆浸泡着药气的水,添到烧药的大锅中,她取出一根细长的筷子,一边搅动着,一边道:“丹修修士来了,就会有新大夫上任。”
如今战争结束了,那些修仙人士,也不至于一直占着那么多的大夫,到时候城里的时疫一结,镇里的大夫回来了,就算村里暂时排不上大夫,小病小症也可以去镇里看。
向小禾想着,自己的药铺,顶多撑到丹修来的时候,那群修士,不至于对村民见死不救,这样一来,她就可以把药铺脱手了。
孙大娘见向小禾这般说,深深叹了一口气:“禾娘是不想要离开这里,是吗?”
“是。”
她大大方方,毫不避讳。
拥有了行医文书方可行医,同时也接受着修仙界的管控,医术高明者,时常被调离偏远地区,派往城里或镇里去,每当战争一起,这些大夫就要听从修仙界的号令,调往前线去。
向小禾来到这处避世之处,是要远离红尘,而非再给自己增加束缚,被掌握在修仙界手中。
孙大娘似能理解到向小禾心里的难处,她想通之后,也为向小禾高兴起来:“这样也好,我们也能作伴,轻松些。”
向小禾甜甜地朝她笑了,也嘱咐她道:“到时候拜托大家,若是丹修来了,莫要说是我行医。”
没有行医文书而擅自用药,那可是大罪。
孙大娘自当省得,两人谈话间,灶膛里的火烧得很旺,向小禾抽出了些许柴火,这火才逐渐变小,孙大娘看了天色,问向小禾需不需要再去看看病人,向小禾应是,嘱托她这药之后只能用小火熬煮着,莫要火过旺。
孙大娘连连应是,她将煎好的药倒了出来,递给了向小禾,向小禾用托盘端着几碗药,再回到了东屋。
向小禾将托盘放好,根据标记一一给病人分了过去,药刚出炉,有些烫,见有人拿不稳,她眉眼一弯,叮嘱道,“小心烫。”
大家谢过她的好,领了药,连忙给病人喂了起来,这些留宿在她家的人,都是病重的,那些轻症的患者,如上次时疫还再用药的,都在自家按时煎药服药。
托盘里还剩下一碗药,是那无名书生的,向小禾端着药走了过去,给这书生把脉,又听了他内里的情况,已是大好了。
她将这书生扶了起来,靠在蓝布包的靠枕上,让他的头倚靠在自己肩头,自己揽住他,将吹得温凉的药,慢慢送入他的口中。
许是有了意识,那书生眼睫微颤,似有睁开眼的动作,对于送入口中的药,自然毫不拒绝,乖乖饮尽。
等向小禾给他喂完了药,将他平躺放好,她抬步要将碗拿去桌上叠起来,忽感到衣袖传来一阵轻微的拉扯,她顺着拉扯的力道一看,原是那书生在昏迷之中抓住她的衣袖,睡梦之中似有呓语。
向小禾不知他的身份,想从这呓语中获得些许信息,于是贴耳去听,只听清“是你”二字。
向小禾拂去了他的手,将药碗收了起来,给其他病人复诊。
如今这房间里的病人有五六个,除去书生,李大叔最为严重,虽然还昏迷着,李大壮将他顾得很好,就连身体都细细擦了,今日来时颇为狼狈,如今衣裳换了,浑身都闻不到血腥味。
见李大壮对李大叔这般爱护,向小禾也安心了。
“李大叔有咳出东西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