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林昭月回去时,刘婶儿的枸杞已经卖得见底。
林昭月不禁感叹“不管是卖的吃的还是用的,货好才是硬道理。”站在一旁帮刘婶儿吆喝着,下午的时候货基本上就卖完了,三人都没怎么吃东西,林昭月把红薯干拿出来分给刘婶儿和刘叔,二人吃过后直夸林昭月精明能干。
三人将东西收好便回去了,林昭月由于两个早晨没睡成懒觉,困得不行,吃过晚饭后就直接抱着被子躺下了。
半夜时林昭月睡得正香,感觉旁边有人在摇晃自己。
“月丫头快醒醒,流寇来了。”
林昭月听到流寇脑子一下炸开,猛地清醒过来。
只见屋里的人慌慌张张地穿着衣服,神色惊慌。
“快把衣服穿上,我们得赶紧藏起来。”刘婶儿催促道。
林昭月赶紧两下将衣服穿好,还不忘将奶糕揣兜里。
“往回流寇都是在附近村庄劫掠,怎的这回敢跑到城里来。”
“听说是因为南方闹饥荒,很多人吃不上饭,最后加入了流寇,所以人数比之前多了不少。
林昭月一边跟着刘婶儿一边听着旁边的人议论。
“刘婶儿,我们躲哪儿去啊。”林昭月想不出城中哪儿有地方可以躲。
刘婶儿将林昭月的手死死攥住“月丫头别怕,这城中有处地窖是专门为躲避这流寇挖的,咱们去那儿。”
林昭月生于和平稳定的年代,遇到这种事还是头一遭,心中不免感到紧张,手心也冒出一层薄汗。
城里的人都涌向地窖的地方,前面堵了一大群人,林昭月她们被挤在中间进退不得。
后面的人都往前涌,林昭月看着这么多人心中隐隐有些担心。
果不其然,没一会前面的人就不动了,反而往后面退,地窖装不下这么多人,官兵只有将人往回驱赶。
听到地窖满了原本就处于恐慌的人群一下沸腾起来,死命地往前挤。
林昭月看情况不对赶忙将刘婶儿和林叔拉到边上,人多慌乱的情况下这么挤着会出人命的。
“林叔你知道守城的官兵大概多少人吗?”林昭月突然问道。
“听说两百人不到。”林叔一脸焦急地说道。
“那流寇呢。”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之前只听说七八十人,可他们这次都敢袭城想必是比平时多。”
林昭月站在台阶旁,突然一个人惊慌地撞过来,林昭月一个不稳直接被撞倒在地,那个人散落的东西将手咯得生疼。
林昭月闻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赶忙把东西抓起来仔细看了看,是白芥子,林昭月突然想到了什么连忙爬起来,拉着那人问:“这东西你有多少?”
那人着急逃跑,慌忙爬起来没有搭理林昭月,甚至东西也不要了。
林昭月将地上的半袋白芥子提起来。
“林叔,把你的火折子给我。”
“丫头,这个时候了你要这个干什么。”刘叔不解地问道,伸手把东西递给林昭月。
“叔、婶儿,帮我把前面的人挤开,我有话对官兵说,得快,不然等流寇进来就来不及了。”
那二人也不知道林昭月想干什么,但知道林昭月向来是有主意的人,知道她不会乱来,便答应了。
就这样,两个五旬老人在前面奋力推开人群,林昭月扛着半袋白芥子跟在后面艰难地穿过人群,来到了官兵面前。
此时的官兵守在地窖口拿着刀想要将意图涌向地窖的人群驱散开。
面对眼前的上百人,十几个官兵显得有些不够用了,乱糟糟的人群仿佛要将他们吞没。
这时林昭月抓出一小把白芥子用帕子包上,拿出火折子将其点燃,一缕白烟升起,林昭月赶忙拉着刘叔和刘婶儿捂住眼鼻往一边躲去。
靠近烟雾的那群人闻到烟后顿时开始咳嗽,白烟将他们的眼睛熏得难受,齐齐往后退去,眼看有了效果后林昭月赶紧将燃烧的白芥子熄灭。
林昭月这一遭让刚刚被人群堵满的地窖口空出一点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