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我觉山高 > 询问(第2页)

询问(第2页)

“她跟了陆志远的时候,我年纪还小呢,跟她不是很熟悉。就记得挺争强好胜的,舞跳得特别好,她不是那一拨里最好看的,但现在看是归宿最好的一个了,十七八岁就出了楼,陆志远虽有几房妾室,但只有一儿一女,都是是她生的,前几年陆志远的原配过世了,楼里都在传她要扶正了。陆志远是你东家,这些你应该都知道吧。”楚云又仔细看了看周梨疑惑道,“不过到底怎么回事?你不知道陆志远要娶你吗?”

周梨笑道:“我只知道是陆老夫人逼他娶我,没想到陆志远这么孝顺。”

“那你要嫁给他吗?”楚云眨巴着大眼睛。

周梨摇了摇头。

楚云没有得到肯定的答案,有些期待落空的感觉:“那你问吴娘子干嘛?我白高兴一场。”

“你高兴什么?你也觉得我就应该嫁给陆志远吗?”周梨有点不高兴,她以为楚云是了解她的。

“不是的,阿梨,你向来有主意,我高兴是以为这是你自己的选择。”楚云连忙握住周梨的手解释,“我们都是没有双亲护佑的苦命人,我如今也算是有了依靠,我只是希望你也有好的归宿。”

周梨看着楚云已然眼泪汪汪,也握了握楚云的手安慰道:“我挺好的,我攒了不少钱了,我打算过段时间搬出来,就在你这附近赁个房子住,没事来给你做伴好不好?”

“你刚还说没钱送我礼呢!”楚云笑嗔着拿起丝帕擦了擦眼角,又道,“只是你一个女儿家出来住总不好吧?”

“没什么不好的,我也在舅妈家打扰这么多年了,又迟迟不嫁,总是给他们添麻烦的。”周梨说着站起身,“我要去上工了,你继续梳头吧。”

“好,你要经常来看我。”

“嗯,阿云,你要幸福美满,年年有余!”周梨又拍了拍楚云的手,出门喊了杏儿他们进去服侍。

楚云打开放在桌上的卷轴,几条小鱼栩栩如生,悠哉游哉跃然纸上。

永州城三面环水,顾临同杨鸿一行人穿着常服,自东南建春门出城经过涌金门直行至龟角尾,乌江与洱江在此汇流成邬江,一路奔流向北贯穿整个江西。他们途径的几个码头桥头,都熙熙攘攘,来往贸易不绝。

杨鸿看着比自己年轻十几岁的顾临,他正面对着龟尾角负手而立,衣袂翻飞,身形颀长瘦削,分明就一个文质彬彬的俊俏后生,实在不明白朝廷怎么会让这样一个人来接这个烫手山芋。

江西本就有巡抚,又设立一个永安巡抚,不过就是江西、福建、广东和湖南四省交界之处匪乱不断,这个职务说白了就是来剿匪的,前几任巡抚花费了巨大的财力、兵力都劳而无功,匪乱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前几年更有永县主簿死于剿匪战场,前任巡抚无力抗衡,竟递交了辞呈,未经朝廷批复便自行离开了。

如今又派一个这样年轻的官员,实在令他费解。今日他见完府学、县学的官员,便喊他一同来看城外的桥头码头,不知作何打算。

顾临看了江上来往船只许久,忽而转头道:“广东商贸大多由邬江转运内地,我查了安州府折梅亭抽分商税循环文簿,前几年每年均抽有过商税银万余两,这两年却倍少于前,杨大人可知内情?”

剿匪非一日之功,粮草兵饷都是巨大的军费支出,永安兵弱,以往剿匪多请广西狼兵来援,狼兵虽然凶猛,但土匪也狡诈,狼兵一来他们便边战边躲,狼兵一撤,他们又卷土重来,终究远水救不了近火,且狼兵破坏力极强,多有扰民行为,所以还是得靠自己的军队。

但府库没钱,当今皇帝荒淫,大兴建造行宫,国库空虚,永安连年剿匪都无成效,朝廷也不可能再给永安专门拨款,所以顾临上任虽千难万阻在等他,但他十分清楚,首先要跨过去的便是筹钱这第一道难关。

杨鸿没想到顾临才上任几日,竟已查得这么细,担心被问监管不力之责,急忙拱手道:“回大人,折梅亭税关由安州府管理,平日由典吏负责抽分,贪污徇私总不可杜绝。”

顾临继续道:“我来上任的路上,路过折梅亭,见有商船假托权贵之名,便免于抽税,我昨日查看文簿,册内记载简略含糊,只有某日抽银若干,不见开有某商人某货物,可见贪污舞弊之盛,杨大人请务必查清此中情况。”

“是,顾大人,折梅亭税关失于监管,下官也有责任。”

“我本意不在问责,”顾临转身指了指龟角尾,“只是想将折梅亭税关合并至永州关一并收税,匪乱之势愈加凶猛,战事一触即发,到时处处都需用钱,紧要关头,商税税银断不能放任如此流失,查明其中积弊,我据此才能向朝廷奏请移关至龟角尾,有巡抚衙门和岭北道监管,总要收敛些。”

杨鸿松了口气道:“大人英明!下官一定速速查明来报。”

顾临边往前走边说:“只有商税收入来供应军需,恐怕还是不够,还得从别处想想办法。”

“但是永安山多地少,且耕地十分贫瘠,连年剿匪,赋税本就过重,土地上是收不上多少税的。”

“自然不能,再增加土地赋税,更多的老百姓会抛弃土地,上山为匪,我的想法是从盐税着手,不知杨大人觉得如何?”

杨鸿觉得这位年轻大人可能对地方盐税不是很清楚,仔细回道;“普通商税是三十抽一,盐税是十抽一甚至五抽一,盐又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税额确实巨大,但安州、永州两府食广盐,盐税在广东南雄府就已经征过税,进入永安后便不允许再重复征税。”

“盐税所涉利益庞杂,永安若想要这部分税收,确实有些难,这个暂且放放,你先去查明折梅亭相关事宜为要。”

杨鸿领命先行告辞,顾临继续往前走,买卖的吆喝声、拉纤的口号声和脚夫们的交谈声不绝于耳,他仿佛在嘈杂声里看到了十年前,那时的他奉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意气风发,如今一样的景象,心境却已大不同。

可正当他陷在回忆里时,突然有人唤他,待他循声望去,却发现程顺已在几尺外将那人拦住,那人仍挥手笑喊着:“承川,是我!”身后的平安也激动地叫道:“是陈公子,是陈公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