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景初等了几息,见皇帝没别的事,遂躬身退下。
兴宁帝再次叹息一声。他不得不承认,景初无论为人还是做事,都无可指摘。
景初从御帐中退出,轻轻吐出一口郁气。每次见到李惟,她都觉得无比恶心。她必须忍。忍到滔天的怒火和杀意能够倾覆李惟赖以高高在上的这个王朝,叫日月换个新天。
帐外天色已经渐暗了。她唤来顾怀民,吩咐他看顾好御帐。
既然皇帝说了要她去传旨,她就必得亲自跑一趟。加上江太医年迈,行动怕难免不隐蔽,景初要亲自去接一接。
正好,去看看杨允中是个怎样的人。
御龙直的营帐离御帐不远,片刻就到了。杨允中是中高级武官,有一顶自己的帐篷。
景初掀帘子进去,只见一个高大身影在帐中盘坐着。他的发髻挽得很严整,一丝不乱,却没有戴冠,只插了支木簪。身着素色的袍子,没有一丝纹饰。腰上悬着一枚青玉。
景初走去北面,面南而立,口称宣旨。
杨允中这才不慌不忙起身,整理好衣襟,撩了袍子面北跪了。他的动作不疾不徐,如行云流水,既有武将的力量感,又带着些文人的书卷气。
景初板着脸宣完旨意,却见杨允中跪在原地不动,一向云淡风轻的脸上带上了些挣扎的神色。
“杨指挥,恭喜了。”景初微笑,“青云路近在眼前。快请起吧。”
“青云路……”杨允中低垂眼睫,呢喃一声,才慢慢起身。
景初宣完旨,避开尊位。
杨允中冲她抱拳:“有劳景小将军走这一趟。”
“皇命在身,岂敢称‘劳’。”景初客气道,“我还有旁的差事,就不多叨扰了。”
杨允中把她送到帐外,两人各自分别。景初去接江太医,安排人悄悄把他送进来;杨允中则连夜去行宫枯树池审庆王李晋。
就在二人离开荡山大营后没多久,一骑疾驰而过,在营门下马,兴冲冲地去御帐处了。随后乌泱泱一群人皆赶到,在营门验了符传,也入得营去。
不一会,营中洋溢着欢喜的气氛,一波波人在内外营间往来涌动。
只是这些暂且都与景初无关了,她刚刚接到江太医。
其实送江太医进荡山大营,不只是为了兴宁帝。方才情急之下,景初让顾怀民来帮兴宁帝医治,兴宁帝或许一时会记得顾怀民的好。但未来他再想起,必定会觉得是顾怀民耽搁了自己的病情。
景初知道顾怀民在医道上极有天赋,其本事早已不逊于任何国手,但皇帝不知道。因此,一定要皇帝心中最好的太医江慈亲口告诉他,顾怀民医术精湛,有功无过。
这才是景初出营接江慈的根本原因。
好在江太医受过卫国公恩惠,也早知道顾怀民的存在,出于惜才之心,始终对顾怀民很照顾。此时听到景初以此相托,毫不犹豫便应下了。
景初不由喜悦,一通忙碌过后,亲自把江太医送进了御帐。
兴宁帝就医,景初便再次避去偏帐。不一时,兴宁帝的贴身太监倪和光亲手捧上一盏茶来,躬身道:“景小将军辛苦。”
景初微讶,怎么是倪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