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安分守己是因为她初来乍到害怕露馅儿,又守着一屋子奴仆,那点儿心神全用在观察上了,哪里敢提要求。
也幸亏她院儿里丫鬟婆子人数众多,光是熟络这些人就花了她大量的时间,一时倒没功夫去想院外的事儿。
今天难得有机会出来探寻新地图,不管张妈妈说什么,陶嘉都置若罔闻,真把自己当作了一个任性的六岁小孩儿。
于是乎,陶嘉迈着两条小短腿不顾阻拦执意就要往外奔,张妈妈也是无可奈何,只得小心翼翼紧随其后。
一路逛下来,陶嘉只觉诧异,乖乖,她这是穿到了什么富贵人家?
一路上所见院落皆是雕梁画栋,无人处更是风景绰约,加之春日的阳光并不热烈,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连带着压下了陶嘉心头许多的不安。
主仆几人就这样一路闲逛,在逛到某个不知名花园的时候偶遇了原身庶出的二姐溪姑娘。
不似她这般,溪姑娘身边只带了两个丫鬟。
丫鬟看起来虽然年岁也不大,但到底不像陶嘉屋里的,一个十一、一个十二,每次陶嘉当作自己在角色扮演时,总是要想了又想才能开口,就这还总觉得自己一个成年人使唤初中生有极强的罪恶感呢。
这头陶嘉看到了她们,那头溪姑娘主仆三人自然也看到陶嘉,她缓步上前,问:“四妹妹大好了?”
看来她这病是人尽皆知了。
但陶嘉哪里知道这是谁,不过到底已经待了几天了,她也装出些经验了。
就算说错了又怎么样呢,她只是一个六岁的孩童,没有人会和她计较的。
于是陶嘉当作自己是病了一场忘记了,先是装模作样点点头,随后又转头问张妈妈,“嬷嬷,这是哪个姐姐?”
杜若溪闻言先是愣了一秒,随后竟慢慢的笑了,这一笑就给陶嘉看呆了,本来陶嘉以为原身的三姐姐已经是相当精致了,可没想到这二姐姐,在相貌上却更胜一筹。
陶嘉心想,小说诚不欺我,原来真的有人可以十四五岁就倾国倾城了,这样的容貌要是放到现代,完全可以凭借一张脸就原地出道了。
她还在震惊着,那厢张妈妈听见自家姑娘问了,正要开口,却看到杜若溪抬手示意她不用多话。
溪姑娘虽说是庶出,但也是这杜府正经的主子,她不让多嘴自己哪敢不听,于是乖乖的闭了嘴。
“妹妹,我是你二姐姐,”杜若溪在陶嘉面前蹲了下来,随着动作带起的是一阵香风,扑面而来好闻极了。
香,好香。
感叹完后,陶嘉掐着嗓子奶声奶气的问,“二姐姐?那你叫什么呀?”
杜若溪还没说话,陶嘉就被自己这起腻的嗓音激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要死。
不知小妹在想什么的杜若溪捋了捋她双螺髻上系着的淡粉色丝带,又是一笑,“妹妹,你要是问姐姐了,那姐姐得先考考你,你叫什么呀?”
“嘉姐儿!”
这下不止杜若溪了,两位姑娘身边跟着的丫鬟们都笑了。
杜若溪身边的青鸾笑盈盈的说道,“四姑娘,您闺名杜若嘉,可不叫嘉姐儿。”
杜若嘉,杜若嘉。
陶嘉在心头将这三个字嚼了又嚼,心头涌起万般滋味。
她叫杜若嘉,而她叫陶嘉,虽说姓氏不同,但到底名字还是一样的。
“我知道!我只是想看看姐姐记不记得我!”虽然情绪激动,但陶嘉还记得自己扮演的孩童角色,强迫自己装出一幅幼稚模样。
杜若溪正要再逗逗小妹呢,身边的碧荷就轻声提醒道:“姑娘,姨娘还在等您呢。”
是了,姨娘还等着自己送花样子呢。
看着杜若溪飘然离去的背影,陶嘉饶是滋味莫名,倒也不由得感叹道,看来这杜若嘉的父亲相貌应该不会太差,不然不会每个孩子都精致的跟画儿里走下来的一样。
现在姐姐已经见过两个了,哥哥倒是一个都还没见着。
陶嘉低着头暗自思忖,这段时间了解下来,她所处的这个时代好像不是她所知道的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代。
而且从这几个丫鬟的表现来看,在这里虽说嫡庶之间是有差距,但并不像小说电视剧中写的那样泾渭分明,有着巨大的悬殊。
也不知这是好事还是坏事,陶嘉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