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儿又到凌家去过两次,玉儿已经学会推着小车蹒跚而行了,小车子虽然没有万向轮,凌家地面平整,走直线还是很顺畅的,小玉儿玩得不亦乐乎,不时尖笑。蔡氏自不必说,众养娘奶母因为少了弯腰扶着玉娘学走路的辛苦,也都对小五儿多了一点笑容。
蔡氏见小五儿不肯住到凌家去,便拔了张茂陵一家来照顾小五儿。
张茂陵两口子都是厚道忠心的,他们的小女儿秀娘也十分乖巧,自他们搬过来了以后,凡事有人照应张络,小五儿也觉得省了不少心力。
因感念蔡氏的关照,小五儿琢磨着替玉儿再做两件玩具,这天散值时,走在街上,路过卖葫芦的小摊子,有个葫芦掉在地上,滴溜溜滚动一圈,因角度巧合,忽悠一下子自己又站了起来。
小五儿看见便想起了不倒翁来,便花上几文钱挑了几个端正合用的葫芦,回到家里,拦腰截断,掏出瓤籽,下面装了干净的沙子,上面画了头脸,用布紧紧缠在一起,便是个大头娃娃,轻轻一推,果然歪了两歪又立起来。无尘在旁看了,大呼有趣,小五儿暗自得意,自忖这是大宋头一份。
无尘学着做了一个,画上五官胡子,葫芦嘴涂了墨当做发髻,蓝布包身,倒像是个道士。看着两个小人在桌上摇晃旋转,二人哈哈大笑。
门口一个小女孩儿探进头来,是张茂陵的女儿秀娘,两人招呼她进来,将不倒翁递给她。
秀儿玩的太开心了,不小心缠在上面的布脱落,不倒翁顿时散了架。秀儿小脸通红几乎要哭了,等小五儿重新缠好后,忙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拿到外面显摆去了。
小五儿琢磨着找点胶将葫芦粘合在一起,况且这沙土做配重的不倒翁时常歪歪斜斜地停在任意角度上,最好也能换成石块等粘在葫芦底上固定住重心。
第二天小五儿将葫芦等备好的材料装在袋子里,拎到了辅物院,找了上次帮忙的陈木匠,让他用胶给粘好了。
陈木匠绕有兴趣地看了一会儿说:“这和酒胡子倒有些像。”
小五儿颇为吃惊,不觉间收了笑容问道:“酒胡子是什么?”
陈木匠说:“就是行酒令的东西,能旋转,停下来指到谁谁就要喝一碗,因为像个胡人模样,才叫做酒胡子。现如今坊里行的酒令都是猜数或是击筷子,识字的那班人都是对联和猜字,用这东西的不多了,我是刚学木匠练手时候做过这个才知道的。改日我替你做个!”
小五儿怔了一会儿,连连点头。
没过两日,陈木匠悄悄招呼小五儿出来,两人走到木匠间里,拿出那酒胡子来看时,果然是个不倒翁,只是样子不太好看,碧眼虬发,有点凶巴巴的,但是重心很稳,又结实。
小五儿看了叹为观止,想了一会儿说:“比我那个要好多了,我画两个样子,你帮我做出来行吗?”陈木匠点头应了。
小五儿画了几张图样,小鸭子的,胖猪猪的,女娃娃的……随后的日子里小五儿一有闲暇就往木匠间跑。
这一天两个人正蹲在地上研究酒胡子,商量着做个猪八戒,身后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小五儿没有回头,一只手还在拔弄着酒胡子玩,忽然觉得周围一暗,只见对面陈木匠抬起头来,呆呆地张着嘴不说话了,还两眼发直。急忙回头看时,却见身后站着一群人,中间众星捧月围着的那人小五儿认识,却是二皇子赵元佑,正冷冷地看着自己。
二人一对脸,赵元佑怒喝道:“兰小五儿!”
小五儿忙起身叉手弯腰:“参见殿下。”忽听身后扑嗵一声,想必是陈木匠跪下了。
陈木匠这一跪,小五儿立刻想起传说中这些拥有无上大权人物的口头语,诸如“拉出去斩了”“打入死牢”等等,不觉冷汗流了下来。偷眼一瞧,先看见后面人丛里穆衙内一个嘴角朝上一个嘴角朝下含笑望着自己,袁都尉凤眼圆睁,面沉似如,一副恨不得吃了自己的样子……小五儿忙低下了头。
“兰小五儿!你在做什么?圣上把你选拔到兴国坊来,是让你为国进忠,建功立业,你在做什么?酒胡子!”二皇子声音越来越冷:“真是玩物丧志!每日里享受着民脂民膏,不务正业,做这些没用的东西,辜负了父皇的对你的一片期望……”
二皇子将小五儿骂了个狗血喷头,一甩袖子走了,一群人前呼后拥地跟了出去。
窗子开着,小五儿见二皇子等人出了大门,片刻后见辅物院的几个人回了房里。
呆了一会儿,小五儿将陈木匠扶起来,自己也蔫蔫地回了房,坐在桌前发呆。
老刘迟迟疑疑地走到小五儿身边,说:“小五儿,以后别……”
穆衙内忽然走过来,揽着老刘的肩笑道:“老刘,走走走,商量商量去哪里喝花酒……”随后又过来了几个人推着老刘一起走了。
小五儿觉得他们那边传来的笑声很刺耳,但她顾不上细想,不知道二皇子会如何处置自己,心里忐忑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