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熙说:“又在胡说!”
小五儿说:“蚂蚁在地下筑窝,便如咱们在地上建筑的城镇街道一般,咱们怎么就不能仿照蚂蚁建个地下长城呢?”
杨延朗听了若有所思,再看小五儿,见她正忙着大吃二喝,似是随口一说,便停下心中所想,接着和司马熙二人说话。
凌峰说:“要是士兵敢于用命,再加上刀利枪坚,怎么都行。当年显德时候不是也攻克了三州三关?”
杨延朗说:“这话说来已是四十年过去,如今辽国主政的是辽后萧绰,此人不可小觑,是位女中丈夫,巾帼英雄,竟然弹压的住契丹诸族,耶律贤死了,她儿子尚在年幼,江山竟未易主,如今重用汉儿萧德让,修举纲纪……”
一行人酒足饭饱向外走时,凌峰忽然问道:“杨兄你怎么在京中?回来陪柴郡主过年?”
小五儿听了大吃一惊,记得和柴郡主成亲的是六郎杨延昭,怎么成了大郎了?她心中不停嘀咕,不由得盯着杨延朗上下打量个不停。
杨延朗见她神色古怪,正要问她,这时从楼梯上迎面走来一行人,领头的是位青年公子,穿着豪奢,一身贵气。两拔人错身而过时,杨延朗拱手施礼道:“赵刺史。”那人也微笑还礼。
见那人走远,凌峰问道:“这是何人?如此年轻却是一方刺史?”
司马熙说:“我若猜得不错,此人原本姓李。”
杨延朗笑道:“司马兄,你猜错了,他原本姓拓跋。”
司马熙抚掌笑道:“有理,有理,是为兄错了。”
凌峰恍然道:“啊,我知道了,”转头问司马熙:“莫非这就是你说过的李继捧?”
杨延朗说:“正是。”
司马熙便问道:“他如今怎么样了?”
杨延朗说:“皇上赏赐了千两白金、千匹锦帛和百万钱,如今在京中无事,整日宴饮。我回京中这些时日,已遇到过他两次宴请,要不如何认识?”
众人说着话一起下了楼,互相道别,各自上了车马离去。
小五儿上了车,便向司马熙问道:“刚才那李继捧到底是谁?又是姓赵又是姓李又是姓拓跋的,我怎么觉得不是好话?”
司马熙说:“这倒不是说他三家姓,他祖上原本姓拓跋,唐时称平夏部,住在庆州银州一带,后来黄巢作乱,因平叛有功,被赐李姓,被封为夏国公,也是功劳所博,俗称定难节度使。传到如今这一辈儿,使刚才你所见是最新上位的李继捧,他因年轻,无人扶持,族中又多有窥伺,便干脆放弃了世袭领地,率部进京来朝。当今圣上大喜,赐他赵姓,叫作赵保忠。”
小五儿说:“哦,原来是西夏国的皇上。”
司马熙诧异道:“又在乱讲,最多只是一方诸侯罢了,何来西夏国之说?更谈不到皇上。”小五儿听了便不敢再说话。她对西夏的所知便是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的梦姑,后来无意中看到了一部电视剧,才知道李元昊是西夏的开国皇帝,如今听了司马熙的话,便知自己又说错了,今天刚被司马熙指着鼻子一顿窝脖大熏鸡,哪里还敢再乱说话?!这些史上名人与自己有何干系,谁管它杨延朗李继捧梦姑李元昊。便问道:“你整天和我们在神仙营,如何知道这些事?”
司马熙说:“邸报上都有,有些还是你给我画出来的,你没上心而已!况且还有我们自己的情报。”
凌峰笑着说:“这是大好事啊!夏州归了大宋,我们便有了养马地,马队很快便可建起。”
司马熙说:“恐怕不会那么顺利,李继捧的族弟叫做李继迁的,原在银州,因皇上召他进京,他假称他乳母辞世,骗开了城门,带着几个亲信逃走了。”
凌峰说:“李继捧才二十来岁,他族弟也不过这个年龄,几个人能怎么样?此人端得历害吗?”
司马熙说:“据说这李继迁少年多智,又极勇武,十岁杀虎,十二岁就任管内都知蕃落使,便是不到二十,带着几个人就敢违背圣旨,历害与否,可想而知。”
凌峰听了不由点头:“如此说来,西边还是不会太平的。”
司马熙说:“不会太平!”
两人边走边说,凌峰忽然想起小五儿说的帝王业,不由向她看去,却见她倚在马车角落里,缩成一团,睡得正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