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小五儿的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众人都极是兴奋,商量着以后如何养家禽家畜,种地卖粮,生发利息,边吃边聊,一顿饭吃了将近一个时辰。
收拾完毕出门一看,外面已是繁星满天,乘凉的人们围坐在一起正在说笑。
小五儿拿了个小木凳坐到人群边上,一个老婆婆正在说古:“……牛郎从地里回来,又渴又饿,一看织女还没做饭,就发作了几句,织女不依,两个人就打起架来。越吵气越大,牛郎正在饮牛,拎起牛槽子就朝织女扔了过去,没砸着,变成了槽子星。看,就是这一堆,像牛槽子不?”说着用扇子一指天上,众人纷纷仰头望天。
那老婆婆接着说道:“织女正在织布,也拿起梭子向牛郎掷去,就是那个梭儿星,你们看那一堆星星,两头儿尖尖,不就是个梭子……织女是仙女啊,一生气向天上飞去。一双儿女见娘飞走了哭着找娘,神牛摘下抵角变成了个小船,牛郎拿了两个筐让孩子坐进去,一边一个用扁担挑着,站到小船上也飞了起来去追织女。俩人你追我赶到了天上,王母娘娘看见了顿时大怒,拔下头上金簪在中间一划,‘哗啦哗啦’大水下来了,就是银河……你们看,河这边最亮的星就是织女星,河那边一溜儿三颗星,中间大的是牛郎星,两边小的是他们的孩子……”
小五儿等人都顺着她扇子所指向夜空望去。
只听有人问道:“后来呢?”老婆婆说:“后来?织女也不跑了,牛郎也不追了。你也能看见我,我也能看见你,就是过不了河。到了七月初七这天,飞来了一群喜鹊,一只挨一只搭了个鹊桥,俩人儿踩着鸟背向对面走,眼看还有一步就遇上了,中间的喜鹊‘扑楞’一下子飞了……”
小孩儿们听到这里都笑了起来。安婶便问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狗娃,等你娶了新娘子打她吗?”那小孩儿抬头看了看天,认真地说:“不打,打就跑了。”大人们也都笑起来。
小五儿听了这个现实版的牛郎织女,心中隐隐有些诧异,又觉得这个版本更接近真相——倘若真有织女的话。仰头望去,浩翰夜空中,一道银河格外清晰明亮,想到七夕快到了,不由向无尘窗口望去。
第二天早晨练功歇息的时候,小五儿便问无尘箭伤是否痊愈,七夕还回不回邙山。无尘说不回了,遂带了小五儿向山谷深处走去,到了一处绝壁下,分开杜鹃丛,露出一个山洞来,里面隐隐有微光,二人在山洞走了十几步,见洞内出现了两间屋子大小的开阔处,洞内一侧有块大石,石上有颗鸽蛋大小的珠子,正发出淡绿色的荧光,那大石上面刀砍斧拓的痕迹是新的,想必是无尘新近削平的——怪不得这些日子常不见他踪影,原来他已遍巡群山,忙这些事。珠子后面有个牌位亦是新的,上写:“先严李煜、先慈周娥皇之神主”。
小五儿见了便走过去,躬身施礼。
只听无尘说:“我在这里供奉了他们的神主。唉!恐怕成为帝王并非幸事,什么江南国主恐怕亦非他所愿。倘若生在平常人家,必能健在,还会成为李杜一般的文人墨客。”
想到李煜一代君王,死后还要由仇人来赐封号,亦是可悲,实是无法写谥号,小五儿不知该怎样安慰无尘,想起后人对李煜的称誉,便说:“人生际遇亦不由已,唐主才华非凡,无人能及,堪称‘千古词帝’。”
无尘摇摇头说:“这个帝字听起来终是可笑。”
二人出了山洞,无尘拉着小五儿向峰顶攀去,放眼四望,沟里山青林碧,瀑布飞泻,泉水四溅;远处群山连绵,云蒸霞蔚,风景如画。无尘便道:“他们只顾你争我夺,有谁可曾用心看过天下风景各异,山河壮丽。”
小五儿听了便问道:“你都去过哪里?”
无尘说:“苏杭、徽州、长安、秦州……”
小五儿一时出神,说道:“有朝一日,我也背上行囊去游历天下,江南、天山、大漠、草原……看遍天下景色,尝遍天下小吃,不必为人情世故所累,不毕计较功名利禄。有喜欢的地方,就呆上一阵儿,看看那里的风土人情,过过那里的生活,这一生就顶着过了数生……”
无尘忽然问道:“你现在过了几生?”
小五儿答道:“两生。”忽然心生警醒,看了无尘一眼,笑道:“原本是小书童兰小五儿,现在是小庄主兰小五儿,大概以后去游历天下的时候就变成了败家子兰小五儿。说起来还要谢谢你,贰百贯钱让我变成了小庄主。”
两人对视一眼,都没有再说话,小五儿觉得有一条小小的裂隙在慢慢地延伸,淡淡的孤独感在心头积聚,眼里不由蒙了一层泪光,低下头只见脚边石隙的小坑里贮了一洼水,不知山中有什么矿物,竟沁得一洼水颜色暗红如血。
转眼之间半月过去了,这天下午,大虎兄弟三人和亭亭紫影诸人都来看小五儿启封那醉枣,去掉泥皮,掀开红纸,香味扑鼻而来,将醉枣倒了出来,红彤彤的半盘子,三虎馋的直流呵啦子。小五儿端到房里,捡出两枚大的,拿刀切成几半,分给众人尝,二虎问道:“留着那些做什么?”小五儿说:“拿到镇上去试卖一下。”
秦氏走过来,拿起一枚来闻闻看看说:“依我看不要去。”见众人都看着她,便说:“我虽不知做这醉枣有何决窍,但凭这名字和这股酒香,必是酒泡出来的。此时枣子满树,别人见了你的醉枣,也可试着去做,即便不如你的好,亦可便宜卖出,恐怕还会拉低了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