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巧兰目送房宁离开,脸上的表情令人捉摸不透。
-
太阳下山前,大家终于开始做饭了。
李大民家有两个陶罐,一个做大人吃的粗粮,一个做小孩吃的细粮,房宁今天说什么也要吃大米粥,所以她和小孩坐一桌。
孙香云放了很多水,又找了点野菜,把野菜撕成小块,等粥滚起来后,扔进陶罐里,很快,大米和青菜混合的香气就弥漫开来。
房宁美美地吃过两碗粥后,开始整理自己的行李。
她把背篓摆在一边,先把粮食扔进去,然后是棉衣,用包袱包起来,也扔进背篓里面,原身一直穿着的脏衣和旧鞋,还没来得及洗,随便团成一团,也扔进了背篓里。
弹弓要随身带着,塞进怀里。
水壶已经灌满了水,房宁喝了几口,感觉不错,系在腰间。
还有一个碗,嗯。。。放在包袱上面压着,最后盖上盖,房宁背起颠了颠,感觉双肩的背篓确实比单肩的包袱舒服点。
这些家当比刚来的时候多了不少,当然,银子少了。
和以前一样,房宁找人借了针线,又把镯子和银钱缝进裤子里了,这样才有安全感嘛!
明天就要继续赶路了,为了积攒精力,大家今晚都睡得很早,房宁收拾完东西后,终于也沉沉地睡过去了,她今天实在太累了。
第二天,冯山把大家叫起来后,喝过桥水县的米汤,继续赶路!
下一站,京城。
京城并非去往广宁府的必经之地,可架不住京城有钱的人多,城外有不少粥棚,他们多走半天,就是为了蹭口饭吃!
他们才离开桥水县,老天就下起了蒙蒙细雨,房宁后悔没有在县城买顶帽子了,这会儿头发都湿了。
好在身上还有件厚褂子,不至于太冷。
这雨没有要停的迹象,甚至越来越大,刘河跑到队伍后面,找到冯山,“山哥,这雨越来越大了,我们想往前走走,看看有没有能避雨的地方。”
冯山:“几个人?”
刘河:“我、我哥,还有林家三哥。”
冯山同意了,“好,不过别走太远,注意路滑。”
“知道了!”刘河爽快应下,又找到房宁,小声道:“弹弓。”
“啥?”雨声有点盖住刘河的声音,房宁没听清楚。
刘河清了清嗓子,嘴巴用力地一张一合:“弹弓。”
房宁这下看清了,有点无语,还真是时时刻刻都想着玩,瞥到刘河身上的背篓,她还是从怀里拿出了弹弓给他。
原本以为刘河帮她背背篓是说着玩的,没想到今天出发的时候,他来真的。
别人问他为什么,刘河说在县城他差点啃到狗屎,是房宁拉了他一把,帮她背背篓是为了感谢她。
刘河喜滋滋地接过弹弓,快速地放进胸口,拒绝跟冯山的对视,转身消失在雨雾中。
冯山探究的眼神落在房宁身上,房宁背着手,目不斜视,微抬下巴,“我对他有恩。”
半个饼的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