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洼庄驻扎点。
方脸浓眉、穿着土灰布衣裳的男人神色沉重,他把一副地图在桌子上展开。“日军第五师团集结了几万人,大举进犯吕城一线,已形成合围之势。目前仍有大规模日军向吕城一带移动,吕城危在旦夕。”
屋子里十几个人,人人拳头紧握,双目含泪,死死地盯着前方,几乎要将那标着日寇进军趋势的红色箭头的地图烧出一个洞来。
如今日寇正准备围困吕城,吕城是晋省的首府,更是梁浦铁路和正泰铁路的交汇点,是连接华北与西北的咽喉要地。吕城一旦失守,日军便可经铁路不断南下,华北地区局势将更加艰难。
不知又有多少同胞,要辗转于敌人的铁蹄之下!
不知是谁捂着脸哽咽了一声。
“同志们,不要垂头丧气。日寇的猖狂,是一时的,日寇的失败,是一定的!他们灭亡不了中国,我们也不会放弃吕城。”
“区大队传来的消息,说鬼子的三个中队,前两天摸到了莫村一线,目前具体情况还不清楚,但从以往章庄、里村的情况看,鬼子是要抓壮丁,修筑工事,为攻打吕城做准备。”他扶了扶圆框黑色眼镜,指着地图上标出来的一个地点说道,“区大队下达的作战命令,是在沿途设伏,拖慢鬼子行军速度,为城中老百姓撤离争取时间。
日本人根本不把人当人看,他们把双宵寺改成劳工营不说,甚至把庙里的石头木头拆下来修炮台,随意殴打僧人。
那些被抓去的青壮,一天就给一顿饭,进度稍慢就被拳打脚踢,死伤不计其数。
众人都听得激愤,纷纷摩拳擦掌:“政委,下命令吧!”
“政委,俺想去伏击鬼子,非得把他打回小岛上去!”
政委一一分配了作战任务后,环视一圈,点名道:“戴蓁蓁。”
“到!”
人群中响起一声清脆的应答,一个二十岁的姑娘站了起来。
哪怕只是梳着时下最朴素的麻花辫,也难掩明丽的长相,反倒把她衬得愈发直爽大气。
“你是有多年斗争经验的老党员,对吕城又熟悉,组织有个严峻的任务要交给你。”
戴蓁蓁两条辫子一甩,抬起头,坚定地答道:“请组织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好,组织现在决定,由你返回吕城,长期开展情报工作。你有三个任务,一是在日寇进入吕城时,借助你在吕城女高的教师身份,尽可能保护学生,尤其是女学生;二是在必要时刻掩护电台和其他同志穿撤退;三是尽可能打进敌人内部,搜集情报、开展锄奸,夏草同志会配合你。”
程政委说完任务,温和地问道:“你有什么顾虑没有?有的话一定要提出来。”
“有!”戴蓁蓁大声回答道。
她指了指程政委腰上别的崭新的王八盒子,歪着头笑,大大方方地说道,“政委,我要保护学生,要杀鬼子汉奸,手里没枪可不行。”
众人一下子笑起来,原本愁云惨淡的氛围被冲淡了些,大家又振奋起来。
“你啊你,行,这把枪配给你。”程政委取了枪,笑呵呵地往桌上一拍,“让小李领着你去,多给你配几发子弹。”
戴蓁蓁把枪小心地放到了腰间的蓝色挎包里,敬了个军礼:“谢谢政委!”
旁边一个男同志,眼馋地盯着那挎包不舍得移开眼睛:“政委可真大方,小戴同志呀,你可得爱惜着用。”
另一个男同志胳膊肘捅了他一下:“咱们小戴同志是有八年党龄的老党员了,枪用得比你好。她在东北抗联杀鬼子的时候,你小子还在家里种地呢。”
还有人帮着说话:“再说了,这枪还是蓁蓁缴获的呢。”
戴蓁蓁对着刚才眼馋的那人说道:“肖同志,听说鬼子指挥官更喜欢用勃朗宁,等我以后我缴获了送一把给你!”
肖三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
想到戴蓁蓁的履历,程政委脸上担忧的神色缓和了一些。他拍了拍戴蓁蓁的肩膀:“时间紧急,你现在就收拾东西,准备出发。”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