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野点开了终端,询问人工智能:在远古时期,植物还没有灭绝的时候,人类有哪些能保存很久的食物,方便携带的那种?都是怎么制作和保存的?
人工智能经过3秒的检索,整合好答案:
远古时期人类将食物保鲜的方法有很多,最常见的是真空包装和添加防腐剂,经过这类处理,许多食品都能便携并且即食。
其中方便面通过开水冲泡和添加调料即可食用,真空包装后保质期通常为六个月至一年;酸辣粉、米线、螺蛳粉等既有冲泡型也有煮制型。
饭团等经过处理,保质期通常为2-3天,加热即可食用,是远古时期“便利店”常备食品;
面包、薯片、果干、猪肉脯等经过风干防腐处理后真空保证,避免和空气接触,可达6个月以上的保质期;
。。。。。。
人工智能列出了长长的一大列,桑野挨个点进去看详细内容介绍,不由得赞叹起人类的智慧,还好这些都通过文字记录保存了下来。
很多影像资料在一次次传输储存过程中被磨损,又因为介质的损坏而消失。
唯有文字和它承载的人类文明一直流传了下来。
其中方便面最吸引她的注意力。
这是一种面粉类食品,简单加工定型之后,装进真空包装后便能存储数月;拿出来经过简单的开水冲泡后又能恢复原本的美味。
所有调料包括配菜都放在包装中,傻瓜式操作让任何不会厨艺的人都能学会做法。
而且加工做法也很简单,桑野大致了解流程后便立刻起身前往厨房,顺带喊上机器人,让它换了双机械臂。新的机械臂自带螺旋状切片刀。
第一次试验,桑野不打算做太多。
到了小半袋面粉,又过滤了一遍之后加水、和面,发酵过后用擀面杖擀成面片叠起来,两片一叠,中间抹上面粉防止粘连。
面片既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这样切出来的面条厚度才刚刚好。
下面就轮到机器人出场了,螺旋状刀片能把面皮切出波浪状弧度来。
全部切完后,桑野将它们切割成一个个四方形,每份大约200克。送进蒸笼调到180°,只许几分钟面条就能被蒸熟。
然后将面饼放进油锅中炸至定型。
没有太复杂的工序也不需要技术。方便面的面饼便做好了。
但桑野一个人能供给的量毕竟有限。听人工智能的描述,远古时期人,人类是“工厂化”生产,一个厂甚至能供给半个国家的销量,还能远销外国。
面饼做好后放到一旁放凉。
桑野开始准备汤底和配菜。
桑野想得很清楚,她能治愈乌嘉柠,一是正巧拥有和乌嘉柠精神体同宗同源的当康猪食材,二是乌嘉柠年纪小,精神体又是未觉醒状态,所以精神力的灌输才能发挥巨大作用。
但是乌唤声是成年人,穆桉和她朝夕相伴还不吝啬给予精神力,都无法梳理好她的精神体;桑野目前能做的实在有限,只能先从食物上下手,灌注大量精神力进去再说。
桑野没有吝啬汤底,直接把前阵子熬好的猪骨汤拿了出来。
牛肉切成小块,混合葱姜蒜盐糖一起腌制二十分钟,而后放进国内爆香,加入少量猪骨汤和酱油、些许辣椒碎一起熬煮,直到呈现粘稠状。
厨房内爆开一股鲜香麻辣的味道。
把做好的牛肉酱汁汤底倒入碗中,放进冰箱冷冻层加速凝固。
而后将胡萝卜、西蓝花、甘蓝、小青菜等切碎,放进烤箱中烤干水分、缩成小片。蔬菜包便做好了。
鸡蛋放进保鲜箱里就能存个十天半月的。
火腿已经腌过了,本身就防腐、能存放很久。一起进保鲜箱。
最后一步便是真空密封。
星际时代最不缺的便是密封材料,机器人拿了一堆对人体无毒的袋子给桑野,并向桑野介绍各自的功能。
桑野选了两种,透明不易破损的来密封酱料和蔬菜包;微微带牛皮质感的黄色袋子用来装面饼,顺带吸油。
机器人和桑野分工合作,一个人装袋另一个人抽干空气并密封。
太阳下山前,五十份方便面便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