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重新躺回床上打了个哈欠,但还是强忍睡意,继续之前的清点工作。
下午领着虎头参观点豆腐时,她就感觉到了丹鼎的异样。
大量灵气突然冒出,但又不像蒙奇和小孩,更像是多个灵气来源积累起来。
别看每个来源贡献的怕是连百分之一缕都不到,可偏偏基数太多,竟有了一种小溪汇聚成河甚至成江海的感觉。
朱丹匆匆扫过一眼,知道都是豆腐吃下后的反馈,心中非常满意。
果然不是只做豆腐才有。
不过因为来源太杂,当时就没有一一分析。
直到此刻,朱丹闭上眼睛,神识落在气运小龙上,仿佛也随着它身上连着的线无限延伸出去。
一幅又一幅的画面在她眼前闪过。
相似的或年轻或苍老些的黔首的面容,站在灶台前,将切碎的豆腐倒进陶罐里,再加上咸菜,炖煮起来。
“娘,这是什么,好香啊。”
“这叫啥来着,去问你们爹。”
“我知道,是豆腐,白玉豆腐。”
画面之外是孩童清脆的声音。
一转又到了饭桌前,装着咸菜豆腐汤的陶罐被放到了最中间。
“大父大母,你们快吃,这豆腐好软啊。”
“好好好,这就吃。”
“良人,你今天这豆腐算买对了,舅姑难得吃了这许多。”
“那我明天还去买。”
“贵吗?”
“不贵,才一个大钱。”
“那你多买些。”
一页又一页翻过,直到画面消失,朱丹睁开了眼睛。
原来黔首最有可能做的不是鱼肉豆腐,而是豆腐炖菜。
她还是高估了秦时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本以为蓝田县河流多,鱼肉应该不会太缺的。
这一波灵气中,豆腐炖菜单个最少,但量却十分可观。
其次是鱼头豆腐,但原因很无奈,相比肉多的鱼身,鱼头是最便宜的,鱼尾有一些贵族喜欢吃,还能卖上价。
唯有鱼头,又腥又全是骨头。
这就类似于猪肉中的下水,弃掉是不可能的,有些贫苦人家专门买鱼头炖一锅当个荤菜。
此外还有大酱烧豆腐……似乎做法越是讲究,回馈的灵气就越多。
朱丹心中一动,不知道腐竹和千张制作与售卖能得多少灵气?
*
第四天。
朱丹正在吃早饭,却见管家领着两个小豆丁走了进来,是虎头和疑似虞姬的小女孩。
管家无奈的告诉朱丹,别院外有不少小乞儿鬼鬼祟祟的蹲守。
原本离得远,他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可不知虎头出去干了什么,一个个越走越近,变得明目张胆,着实有碍眼观。
朱丹下意识看向虎头,虎头笑得腼腆:“东家,那些都是跟我一起住破庙的兄弟,担心我和小花,还请东家不要怪罪。”
“小花?”朱丹嘴角猛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