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如今也是名列人族之中,对文梓称呼为老师亦不为过。
虽是有圣谕降下,但有文梓在此,挪移人族这等事务自不好劳动圣人亲自出手。
只见文梓将头顶发冠取下,却是一朵玄黄莲花,花开九品,道韵氤氲。
文梓手持莲花,向场下一挥,在场近百万人族尽数收入其内。
随后向药师、弥勒二人颔首,略加示意,便穿梭空间,直奔西方地界而去。
三清分家了
文梓带领人族落脚西方之后,洪荒众人都在等待昆仑山反应。
然而,昆仑山中一时之间毫无动静,一切如常。
遵照西方二圣意愿,文梓将人族部落暂且安置在靠近东土的西方边缘。
沿着那条绿色长廊的起点向里延伸,文梓又向两边拓展了空间,约莫数百里方圆。
有了绿色长廊灵韵的多年浸染,周边土地改造起来也多了几分简单。
文梓稍加改造,便成了足以满足人族作物耕作需求的良田。
西方二位圣人也并未对人族的到来坐视不管,很快就有教中弟子前来。
他们为传播西方教义而来,除了基础教义宣扬的智慧、毅力之外,还夹杂了今生、来世的概念。
传教之中对于轮回也是多有提及,鼓舞人族勤修教义,善用轮回契机,将今生之苦,转化为来世之福。
文梓略加接触,便知这等教义绝对是针对迁徙而来人族的特供版。
结合两世经历,他也大概明白了二圣欲作何谋算。
而这等荒诞教义,在初历艰难却未将意志完全锤炼的人族之中,却颇有几分市场。
毕竟,西方教弟子舌绽莲花,将大教圣境描述的天花乱坠。
不需努力拼搏,只经过轮回便可转生圣境,得享永生,无虑无忧。
这般表述,对于部落中初经苦难、意志未坚的族人来说,自是充满诱惑。
文梓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却也未加干涉,任凭西方弟子施为。
他终究不善此道,擅加干涉不见成效却平白惊了二圣,于他自身筹谋无益。
待到此地一切都步入正轨,又是近百年岁月流逝,大日终于跋涉而至。
赶至此处后的大日,面对的人族精神面貌却是两相分立。
他所熟悉的攻坚克难、奋勇争先的人族本色尚存,更多却已演变为令他极为不解的木然以对、静待来生的消极姿态。
他曾得文梓将大乘教义灌输,又曾同族人朝夕相处,一路艰苦跋涉而来,对教义的理解更为深刻,也更切合人族实际。
凭借之前路途中积累的名望,大日很快在部落之中聚拢了一众拥趸,同西方教弟子所传播阉割版教义的信众分庭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