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是锦绣县的秀才,长得挺秀气的,家里开着不少书肆,家境还不错。
还是老熟人呢。
这事说起来,就必须得说说于晓静,这丫头绝对是个颜控,当初看林旭也总是和江孜说他长得好看,后来杂货铺开多了忙起来想学江孜从牙行买些人回来,无论男女,首先必须得长得让她看着顺眼——其实也就是至少得清秀好看。
当初去锦绣县,江孜买下两个庄子,于晓静爱凑热闹的人,能不去看看?
小庄子是前院是客栈对外营业的,于晓静和何堇安就是在客栈认识的。
当时何堇安带着妹妹何堇钰来逛花海,听说小庄子重新开业,堂食味道极好,便去用午膳。
于晓静正巧就在客串大堂小厮。
何堇安长得好,她妹妹年纪尚小,六岁的小娃娃粉雕玉琢的穿着小红裙跟个小福娃一样可爱漂亮,于晓静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抢着去接待点单,一个劲儿逗何堇钰,还不忘时不时的看何堇安几眼,眼都不眨,把何堇安给看脸红了。
何堇安明显是极少与姑娘家打交道的,被于晓静看脸红了,结结巴巴的点了单,于晓静也不真是个女流氓,点完单逗了会小丫头就离开了。
再见面时,便是媒人相看了。
何堇安和何堇钰的父母在三年前外出去其他县镇的书肆巡店,倒霉的遇上了劫匪,马车被惊,连人带马车坠落山崖,祖父听闻这个消息一病不起,这三年何堇安既要照料祖父还要照顾妹妹,连乡试都没去参加。
如今决定相看是因为祖父身体越来越差,估计没多久时日,他担心自己离世守孝会耽误何堇安的婚事——何堇安已经十九岁了,年纪不小了。
何堇安头一次相看,媒人安排,就是和于晓静。
于晓静的相看范围从常平镇周边都扩宽到锦绣县,实在是这丫头真的颜控,拒绝的理由大多数都是不好看长的矮性格差,气得于婶差点揍她。
于婶是很满意何堇安,虽说有个年幼的妹妹,但家中没婆母,于晓静能够当家做主,又是个秀才,听说才学很不错,日后科举指不定也能有个好出处,重点是长相和性格都不可挑剔。
正好牙行说锦绣县那边有个不错的铺子出售,于婶做主叫于晓静和于晓毅买下来,然后将于晓静就被于婶打包送到了锦绣县,叫于晓静和何堇安没事多相处相处,也顺带离林旭和他的小表妹远一些。
江孜虽然没去锦绣县,但是于晓静有写信回来,信里把何堇安夸了又夸,还叫江孜如果遇上林旭就告诉他,她相看成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心话,她挺喜欢林旭的,能轻易的放弃然后和何堇安成亲吗?
江孜到了私塾便去了傅怀瑾的书房给于晓静写信,把今天的事告诉她,问她究竟怎么想的。
信让白叔拿去找人送锦绣县,自从乡试结束回来,白叔和肖茹便和之前一样守在江孜身旁的,好不容易来趟常平镇,就叫他们先回食肆找林荷了,她一个人在书房呆着,趴在那便睡着了。
江孜是被傅怀瑾叫醒的,午膳就在私塾吃,江源不在,说是跟同窗小伙伴一起去踏青玩耍了,毕竟难得休息。
傅老爷子许久没见江孜,吃过饭就拉着她聊了许久,差不多要歇午觉了才离开,江孜坐在院子里和傅怀瑾讨论婚宴的规格。
婚宴在镇上举办,不是私塾,而是另一处三进的宅子,是傅怀瑾出发去乡试前买下来的,那里地方足够宽敞,摆上几十桌是没问题的。
规格是由傅怀瑾定下来的,六道凉菜、八道荤菜、两道汤品,四道点心。
汤品里得做一道佛跳墙。
这规格在江孜看来多少有些夸张了,这一桌岂不是得要有个几十两的开销?
但如今嘴甜会说话的傅怀瑾只说了一句话就叫江孜不再犹豫拒绝了。
“阿孜,成亲是大事,一辈子唯一的一次,自然是要隆重热闹。”
第668章、胡辣汤、辣子鸡丁
哪个女孩子听了这话不高兴?
傅家家底厚实,他既然愿意给她一个隆重的婚礼,她有什么好矫情的?
两人就在院子里坐着闲聊,江孜同傅怀瑾说起路上遇到了林旭,又提起了锦绣县的何堇安,傅怀瑾对何堇安的印象还不错:“何堇安性子温和有礼,很有孝心,才学很不错,若不是为着家中祖父与幼妹,今年乡试必然会有他的名字,比起林旭家中复杂,何堇安更适合于晓静。”
都说何堇安适合于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