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孜,别理她。”于婶抬手就往于晓静的胳膊上拍了一巴掌:“有吃还堵不住嘴。”
于晓静疼得嗷嗷叫,江孜朝她做鬼脸吐了吐舌头:“活该。”
“阿姐,你幼稚。”瞧见江孜做鬼脸的江源人小鬼大的吐槽,惹得大家都笑了,江孜轻轻捏了捏江源的脸颊,笑:这牛奶喝着对身体好,咱们以后每天晚上睡觉前都先喝一杯牛奶,尤其是嫂子现在怀孕了,喝着对肚子里宝宝好。”
最后一句算是杜绝了于婶拒绝的可能,于婶立刻点头:“行,那还是老样子,我让晓毅在外面逛的时候多给你带些食材回来。”
平常江孜总是叫于家一起过来吃饭,说给钱太生分,江孜和江母从来都不乐意收的,但是成天的白吃白喝,于婶也过意不去,知道江孜需要些新鲜食材,也喜欢她做的酱菜,就会让于晓毅出去的时候带些不同的食材回来,全给江家送过来,江孜也没拒绝——有来有往的,才能长久嘛。
几人在堂屋闲聊,说起来唐家酒楼失火的事,江孜就把傅怀瑾说的话告诉了江母和于婶,江母摇头:“这人啊,还是少做恶事。”
于晓静心思却在别处:“阿孜,你说唐家酒楼旁边的几件铺子倒霉遭殃烧了个精光,他们会不会不打算租了。”
“不租了也是正常。”江母点头:“毕竟失了火,觉着不吉利。”
“那……”于晓静眼珠子直转悠,心里的主意还没说出来,于婶就警告的看了她一眼:“你想都别想,不许租不许买!”
“娘!”于晓静噘嘴:“为什么呀?什么吉利不吉利的,还不都是别人嘴上说说的,我可不信这些东西,这可是个好机会,平日里清河县的铺子多难得啊因为火灾,铺子空下来要出租或者出售的话,就肯定能比平时便宜不少呢!”
“少贪便宜。”于婶瞪她:“你就不能让我省点心。”
江孜在旁边眨眼:“于婶,我觉着……晓静说得也没错,我在清河县有租铺子,就不打算再租一间了,但是如果要是有机会,我挺想买下来的,租的还是不如自己的好,随时都有可能被收回去的。”
“阿孜,你可别被这死丫头带偏了,出过事的铺子都不太吉利的。”于婶皱眉劝说,江孜与于晓静对视一眼,两人非常有默契的点头算是先应下了,但是——先斩后奏的事情,她们做得还少吗?
再说了,身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可不信什么迷信!
心里已经有了主意的江孜开始转移话题,于晓静非常配合的附和着,让于婶的注意力很快就转移了,倒是江母没被忽悠住,不过她一向很少插手江孜的决定,这次也不例外,只是趁着于婶没注意的时候瞪了江孜一眼,意思是让她不要带着于晓静瞎来,江孜依旧是无辜的眨眨眼——她可没有打算带着于晓静瞎来,于晓静若是想要买下或者租下,那不都是她自己决定的嘛!
吃过午饭,睡了会午觉,江孜被于晓静和江源叫醒,醒来就闻到了浓郁的香味。
“什么东西?欢宜做好的烤牛奶?”江孜打着哈欠起身去洗了把脸,桌子上摆着一盘切得方方正正,烤得金黄好看的糕点,香味就是从那里传来的。
“对啊,真的好香呢!比早上的双皮奶闻起来香多了!你赶紧收拾,我们就等着你一起吃呢。”
江孜拿着方巾擦着手上的水珠,非常敷衍:“是是是,你对我最好了,有啥好吃的都要等我一起,真的不愧是我最好的姐妹了。”
“那当然了!”于晓静得意的扬了扬下吧,伸手捏了一块烤牛奶塞进江源嘴里,江源吧唧两口咽了下去,舔舔唇:“好甜好香好吃!”
“喜欢就多吃些。”江孜走过来摸了摸江源的脑袋,坐下捏起一块烤牛奶——欢宜的火候掌握得很好,烤好的牛奶外皮微微焦黄,咬一口,外层微微焦脆,内里滑嫩,一口下去奶香四溢外焦里嫩,口感滑嫩,奶香味十足,丝丝香甜在嘴里化开。
“这个烤牛奶真的太太太好吃了!”于晓静已经连续吃了三块了,歪着脑袋问江孜:“阿孜,你说我把烤牛奶拿去杂货铺卖怎么样呢?”
“烤牛奶还是适合现做现卖,凉了就没这么好吃了。”江孜摇头,有些好笑:“你那杂货铺,都快变成江家糕点零食铺子了。”
“哎呀,这有什么的,杂货铺杂货铺,货品种类繁杂一些不是正常吗?”于晓静不在意的摆摆手,低头看着手上的烤牛奶有些可惜道:“这么好吃的烤牛奶不能拿到杂货铺去卖,感觉有好多好多银子从手上溜走了。”
“那你多吃点,把你那溜走的银子都吃回来。”江孜笑起来,江源啊了一声,赶紧阻止:“不行不行,那得吃多少呀,会把晓静姐姐吃坏的!”
江孜和于晓静对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第493章、奶香芋头红豆汤
夜里刚过寅时,江孜和江母就起了,身为女子,白天里她们不能跟着村里人一起上山祭拜,只能夜里避开人群上山。
好在白天没怎么下雨,上山的路不算特别难走,黑漆漆的山上偶尔有零星的火光闪现,那是同样在夜里上山的村民——方山村的老人家虽说也有些迂腐封建,但是比起其他村子还是好许多,他们清楚的知道村里的一些女儿家偷偷夜里上山祭拜的事情,只要没人告发或者被人正好瞧见,他们都是当做不知道的,上山的女人们也是格外小心,不会发出什么太大的声响,小心翼翼的,互相碰见了,点点头便各自离开。
原主还小的时候,江父就去世了,江孜穿越而来,对这个父亲没什么太大的印象和感官,只知道江母与江父的关系是极好的,江母难得上山,在江父的坟前絮絮叨叨的说了许多,大体上就是如今家里好过了,孩子们有出息,要江父在地下也要记得护着儿女之类的。
在山上呆了半个时辰,眼见天色微亮,江孜和江母便匆匆忙忙的下了山,村里已经热闹起来,村长要带着各家男丁进村里的祠堂祭拜。
按理说,像江家这些外姓人的祖上不在方山村,也不必进祠堂的,但是若一直定居于此的话,往后家中长辈也是可以进祠堂,所以也会让他们也去祭拜的,江家就只有江谌和江源两个男丁,自然是都要去的,江孜和江母正好在家门口遇上要出门的兄弟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