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战场上,上位者最好把所有人都看成棋子,去争取用最少的牺牲获得最大的胜利,而不是在挪动棋子时想着“这些人会牺牲”。
若是连这种基本觉悟都没有,往往结局会是用最大的牺牲获得最大的惨败。
让士兵开道,他们在后看清了再出手,这就是最小的牺牲。
蟒袍的瑶真仙姑则竟未骑马,飘然而动,足不点地,轻盈至极,比起初至宁家,她头上多了一顶白纱遮面兜里,如此从外看,谁也看不到她生的什么模样。
她能这般,足以说明漂浮赶路对她来说几乎是没有消耗的。
她见过宁玄的那一刀,已经知道这少年是有将军资格的,如今又把唯一“耳语”联系交给了这少年将军,两人之间算是有了一种“被皇权、责任约束着必须在一起搭档的宿命感”。
此时,她感知着“皇都天师圈”里的信息,这些人散落各处,能提供极多的情报。
她精心挑选着,然后嘴唇轻动。
她甚至只需要发出最轻微的、轻微到就算旁边有人仔细听也听不清的语气,就能将话传到宁玄耳中。
“在平安府北部,出现了一座之前从不存在的山。
是座冰山,冰山上冰刺很多很硬,还有许多尸体被贯穿着。
这冰山很奇怪,现在明明已经近夏了,但冰山却丝毫没有解冻的迹象。
平安府的妖患可能与这座冰山有关。”
“在平安府?”
“不,在平安府北部。”
“那它在不在平安府?”
“不在,它是在平安府的北部。”
“唔,那它和我们无关。”
“可是,你如果想当神将,就得主动去探索这些地方,一旦成为神将,你将获得举国资源的培养。”
“如果它在,那我去。如果不在,就算了吧。”宁玄再一次回应。
瑶真仙姑不说话了。
结合之前那浪荡的样子,这位她前来辅助的将军是个什么性子,她也懂了。
她开始回想自己当初离开皇都,决定来辅佐这位少年,是因为什么原因来着?
哦。。。
想起来了。
那奏折上写着“其于满风山斩妖除魔,如雷霆霹雳,震慑诸邪,更慑大将军亲兵之骄悍,兼诛一天师并一妖疫道童,皆宵小之辈,暗行不轨”。
瑶真仙姑脑海中顿时有了位英武将军的形象,觉得再等也未必等到好人选,就选了这位,然后领了圣旨前来辅佐,结果一来就等到了句“那我想睡你,陛下同意吗”以及“它和我们无关”。
“常清天尊,息吾嗔心。”
“常清天尊,息吾嗔心。”
瑶真仙姑在心中默念了几遍,压下那一丝莫名涌出的恼怒。
正说着话,前方忽的传来狗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