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今天你直播了吗[历史] > 180190(第17页)

180190(第17页)

【“堡宗被俘的消息传回之后,朝野震动,京师人心惶惶。

十七日的早朝上,留守在京的官员们围绕着是否南迁展开了一场争论。以翰林院侍讲徐珵为代表的迁都派表示天象有变,建议迁都应天,以避刀兵,反正当年永乐皇帝迁都顺天把洪武皇帝一个人孤零零地留在了明孝陵,正好回去陪他老人家;以兵部左侍郎于谦为首的死守派表示:京师乃国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最后在于谦等人的坚持下,监国的郕王决心守城。

而这个郕王,就是后来的景泰帝。

在堡宗亲征之前,命郕王镇守京师,而堡宗被俘、太子年幼,大臣们联名上奏皇太后,拥立郕王为帝,遥尊堡宗为太上皇。

景泰帝践阼之后面对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一个多月之后的瓦剌围城,在君王主战、臣民一心的浴血奋战下,历时五天的北京保卫战以瓦剌撤退为结局,并在于谦等整顿军事之后,明军又多次击败瓦剌。

正面战场打不过怎么办?瓦剌决定求和,把堡宗放回来!

想想这用心,啧啧。”云青青摇了摇头,一脸“我看透了”的神色。

“议和细节不作赘述,总之经过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扯皮与置换,最后堡宗被迎了回来。”】。

汉武帝时空。

刘彻冷笑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这是要让明朝内部自己斗起来啊。

新皇初践阼,根基尚不稳,但有挽国家于危亡之功;太上皇虽有失德却在朝中根基已深,纵使经过清洗也仍有一争之力。”

“这景泰帝还是心软了些,如此心腹大患,岂能让其顺利回朝?即便回了朝,应当也有千百种方法令其病逝……”说到这里,刘彻顿了顿,“不过,后世这些皇帝深受儒家影响,只怕又要拘泥于什么手足亲情、天子圣德了。”

还有一点,新皇登基,代表着新的势力崛起,那必然就代表着旧势力的利益受到了损害,那那些根基雄厚的旧势力,是会愿意低下头颅去争夺新皇的恩宠,还是愿意扶持这失势的旧王,再博一个从龙之功呢?

“这对兄弟,还有得争呢。”。

明太祖时空。

朱元璋酸唧唧地瞅了瞅那边的母子三人,重重冷哼。

——并没有得到回应。

“大妹子!标儿!你们没听见吗?”朱元璋跳起来指着窝在马皇后怀里擦眼泪的朱棣,嚷嚷,“这个小王八蛋带着一大家子去了顺天,把咱留在应天了!这是咱定的京师!京师!”

“那还能咋?让他把我们仨从皇陵里刨出来拉过去?”马皇后白了他一眼,“老四这个皇帝做得不差,你别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你自己不也有迁都之意吗?”

“他做得好又怎么样?你看他生的什么玩意曾孙子?”朱元璋嘟嘟囔囔,“要是咱标儿的孩子,一定……”

朱元璋刚想说朱标的孩子一定做得更好,就想到那个被叔叔夺了皇位的“建文帝”,一想就没什么本事的样子,就又生生把这话憋回去了。

“要是标儿亲自教养出来的孩子……”朱元璋心下酸楚,神色郁郁地坐下不说话了。

马皇后和朱标对视一眼,示意他去哄一哄自己那伤了心的老父亲,朱标顺手摸了一把朱棣的脑门,施施然地走了过去。

【“景泰帝在位期间,各方面都干得还不错,至少把土木堡之变后摇摇欲坠的大明江山稳了下来,还有余力兴修水利、发展经济,但在他病重之时,徐珵、石亨等人密谋堡宗复辟,并联合太后于当夜凌晨发动了政变,迎请太上皇复登大位。

等到第二天百官上朝之时,见到的就已经是高坐皇位的太上皇了。”

云青青将PPT翻到了下一页,上面罗列出了许多时间节点,“正月十七,太上皇复辟,当日,即逮捕了于谦等一批大臣、太监;二十一日,改元,次日,于谦等人被以谋逆之罪处死;二月初一,景泰帝被废为郕王,幽禁西内永安宫,对没错,景泰帝只是病了,还没死呢。

等到二十九日,这位废帝就薨了。

而这位救国之君的谥号是什么呢?是‘戾’!

多好笑啊,这位受命危难之时,救国存亡之际的皇帝不仅帝位被废、死得不明不白,身故之后也只享有亲王礼葬,还得了一个‘戾’的谥号!”】。

明代宗时空。

朱祁钰的指甲死死抠住了扶手,他的嘴唇嗫嚅,却不知道要说什么话。

“戾?戾!哈哈哈哈,真好笑啊。”他无声道,脸上露出的自嘲的笑意,倏尔这神色又变成了糅合了暴怒与冰冷的面无表情。

“太上皇、皇太后、石亨、徐珵……好啊,好得很!”

朱祁钰的手指一根根地松开,几个呼吸之后,胸中激荡的情绪仿佛已经尽数平息了,他吐出一口浊气,冷静地分析:“到底是根基不稳,朝中人心各异。

为何朕病重之时,徐珵等逆贼会当机立断地选择太上皇呢?”

朱祁钰福至心灵。

“是太子!”

灵光乍泄之后思绪便在瞬息之间晓畅了,朱祁钰几乎已经推测出之后的种种,定然是他谋算的易储事成,见济成为了太子,这才能解释为什么不是太子即位,而太子定然也是出了某些问题,才让那些人觉得他这一脉已经指望不上,只得匆匆另谋出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