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今天你直播了吗[历史] > 170180(第3页)

170180(第3页)

汉武帝时空。

“史家手中刀笔,记的是生前功过得失,定的是身后传世之名,这或许能稍稍约束帝王将相吝惜天下黎庶。”

司马谈想到了《左传》中记载的一桩往事。

“昔年崔杼杀庄公,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

史家便要秉笔直书,笔落则至死不改。迁儿,你可记住了?”

“父亲的教导,孩儿铭记于心。”

第172章第四十五个视频之还是大唐。

【“在农业社会,水利建设与农业丰欠息息相关,太宗陛下大力整顿治水机构,推动国家水利建设,光是贞观年间的国家大型水利工程就达到了27个,其中不少水利设施一直惠泽后世千年。

同时推动土地改革和种植技术改良,极大促进了农民的积极性,生产效率飞速提高,人均每年粮食产量最后甚至达到了七百斤左右,这是一个在当时根本吃不完的数目。

粮食的丰产直接催生出唐朝各种花里胡哨的面食和极度发达的酿酒业,要知道很多朝代都是因为粮食不够吃而下了禁酒令的,但唐朝的美酒可是入了青莲的豪肠酿出了一个冠绝古今的诗仙。

而农业的发达为唐朝军队提供了充足的后勤保障,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大唐上上下下武德十分充沛。国家有钱养兵也有粮动兵,于是从高句丽到百济、从吐谷浑到高昌、从中天竺到小勃律,大唐的兵锋横扫了三十多个大大小小的国家,拓疆足有万里。

这个时候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大家熟悉的人了。《西游记》的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师于贞观三年离国西行,前往印度求取佛法真经,往返十七年,旅程五万里,所历‘百有三十八国’,将入印路途见闻撰写《大唐西域记》,然后大家就知道了,这本珍贵的典籍从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一本死亡笔记。

去时异国他乡,归来东土大唐。

玄奘法师如果在天竺那块再多待几年,不仅国境线会向他走来,还有一个名叫王玄策的年轻人,也会跟随使团再度造访中天竺,又因为遇上天竺军队劫掠使团,他调吐蕃兵、泥婆罗兵击败中天竺,灭国擒王,达成‘一人灭一国’的成就。”】。

汉惠帝时空。

听闻大唐粮食多得可以用来酿酒——还是许多种酒,吕后情真意切地酸了。

大汉施行禁酒令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防止商贾逐利以致民间私酿成风,大量消耗粮食以致动摇国本,若是粮食富足,至少大秦就有了选择的权力。

“粮食丰产方能酿酒,取酒之精华方能用于消杀伤口之外邪。”

粮食,是发展的基础,也是稳定的前提啊。

“明日当传治栗内史询问育种一事。”。

唐太宗时空。

“一人灭一国?”

李世民的眼睛倏地亮起来了。

“此等英雄人物,此时竟不知身在何处?”

他恨不得王玄策此刻就出现在他的面前!

“十余年后此人仍年岁尚轻,那此时他应当尚是孩童,先记下此人罢。”

将“王玄策”这个名字狠狠记在心里,李世民突然想到——

“也不知有了这后世种种佛法之后,玄奘法师可还有西行计划啊?”

这样心智坚忍、佛法高深的大师,应当代表东土大唐前往西方好生交流一番佛法才是!。

汉武帝时空。

刘彻陷入了幻想:“也不知张骞能否如这王玄策一般?”

他回想了一下之前张骞汇报的出使过程,最终只得放弃了这个想法。

“野有遗才,竟不能为朕所用。”刘彻想起了前三次颁行天下的求贤令收效甚微,心中十分窝火。

“朕欲重新颁布察举诏令,若有不举孝、不奉诏者,当以不敬论;若有不察廉者,不胜任也,当免。”

更何况,如今他有了天幕的评论区,足以将这道求贤令以最快的速度流传开来。

【“而除此之外,唐朝上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下对外来文化兼容并蓄,可以说,自信和豪迈浸透了唐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得益于开放包容的胸怀和开明的民族政策,交流与贸易逐渐取代了征伐与争斗,大食人、突厥人、波斯人、栗特人、吐蕃人、新罗人等等各国人云集于长安这座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国际大都市,为其带来的数不清的奇珍异宝,也在来往之间将大唐的文化、制度和典章传到了各国,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正在逐渐成型。

所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不外如是。”】。

唐高宗至唐玄宗的一众唐朝时空,百姓,尤其是长安的百姓分外自豪:

“是极是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