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苟晰入朝会不会是另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司马越?司马炽已经顾不得了。
宗室与权臣,司马炽知道自己该怎么选。
【“在南北分裂的漫长时光中,太多人倒在了北伐的道路上,祖逖倒下了、庾亮倒下了、谢安倒下了、桓温倒下了,即使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两次北伐连灭南燕、谯蜀,又亡北国后秦,黄河以南尽入南国,眼看形势大好,就要收复中原、完成史上第一个南渡后北归而一统天下的壮举,却不想因病倒在了再一次北伐的前夕。”
云青青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脑海中浮现了那阙了然于心的宋词。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汉高祖时空。
一听到“刘裕”这个名字,刘邦就是一个激灵,他捋了捋胡子,砸吧着嘴喃喃道:“怎么感觉这也是我刘氏子孙啊……”
他打开阅览区,输入“刘裕”二字开始检索,果然很快找到了《宋书本纪第一》的篇章,开头第一段就写着:
【高祖武皇帝讳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汉高帝弟楚元王交之后也……】
刘邦一下子来了精神。
“嗨呀!是老四的子孙啊!”刘邦一拍大腿,“果然是我老刘家的好儿孙啊!”
读干巴巴的史书他毫无兴趣,数子孙传了多少代他数得兴致勃勃。
“没想到老四还传了二十二代,还再造了一个王朝!
虽然说这王朝好似偏安南边,但那不正就是老四如今的封国吗?也算是继承祖地了。
唯一不好的就是,怎么叫宋呢?这多晦气啊!就该重新恢复咱煌煌天汉的名头啊!”。
清圣祖时空。
从后人口中听闻刘裕北伐的事迹,王夫之仍不住地感慨。
“宋武兴,东灭慕容超,西灭姚泓,拓跋嗣、赫连勃勃敛迹而穴处。自刘渊称乱以来,祖逖、庾翼、桓温、谢安经营百年而无能及此。后乎此者,二萧、陈氏无尺土之展,而浸以削亡。然则永嘉以降,仅延中国生人之气者,唯刘氏耳。”
尤其是经历了国破之后,王夫之更是对刘裕的遭遇而感到愤愤。
“举晋人坐失之中原,责宋以不荡平,没其挞伐之功而黜之,亦大不平矣。”
愤然之后,王夫之却不由得潸然泪下。
“晋室有幸,得遇代代北伐良将,如今还有谁能复我大明江山呢?”
因为父亲旧病复发而侍奉在侧的王攽连忙提醒:“父亲,慎言。”
王夫之连连咳嗽,待到咳嗽平息,惨然一笑,“世人谁不知我王而农为明朝遗臣,若我因此言获罪,也算成全了我一番忠心、免了我在忠义之中苦苦挣扎。”
王攽再不敢多言。
宋宁宗时空。
再次辞免回到铅山的辛弃疾精神一振。
“这是,我的词?”
他一时之间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难受。
“青史留名,词传后世,我该是高兴的啊。”辛弃疾这样告诉自己,可脸上却挣扎不出一个欣喜的笑容。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这才是他想表达给高堂天子、朝中诸公听到的话,可这殷殷之语却无人在意。
天子的雄心勃勃、韩侂胄的轻敌冒进,北伐大军虽先有斩获,如今形势却已经逆转,辛弃疾几乎可以预见到接下来的败局了。
“元嘉草草,只赢得仓皇北顾啊……”。
宋孝宗时空。
念完词的云青青沉默了一会,年轻的辛弃疾却在这沉默之中如遭雷击,心中酸楚之下,他却感觉面上一片冰凉。
伸手一摸,辛弃疾才发现早已经是满脸眼泪。
瓜步山上的佛狸祠本是北魏皇帝拓跋焘作为侵略者炫耀武力的罪证,却因为时日已久,被不明就里的百姓当成了普通的祠庙供奉与祭祀,而去岁完颜亮挥兵南下,以扬州为渡江基地,驻扎于瓜步山窥伺宋廷,以图抢渡长江,此情此景与彼时彼刻何其相像!
“北伐刻不容缓!
若再对北地百姓听之任之,几代之后,民心日去,忘却中原衣冠的北方之民还会记得自己是汉人吗?”。
【“不过,三百年的纷乱终究是有结束的一天,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汉之后幸有隋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