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下一位上位的皇帝哈德良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战绩——,他在位时,犹太人起义发动战争,然后被这位皇帝派兵镇压,犹太行省更名为巴勒斯坦行省,嗯,就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那个巴勒斯坦。
而五贤帝的最后一位奥勒留,在抵御日耳曼蛮族的过程中,发现无法根治这个麻烦,于是他只能采取安抚政策,允许他们在边境定居,当然,这位贤帝估计不会想到,他的这个决定让日耳曼蛮族最后成为了帝国的掘墓人。”】。
汉武帝时空。
“嘶——”刘彻暗暗吸了一口气,“这种养虎为患的既视感怎么那么强呢?”
刘损人野猪怀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在评论区一一点名。
“是吧北宋?是吧南宋?”。
宋太祖时空。
被南北宋之分狠狠扎心的赵匡胤怒极,张了张嘴想骂回去,却悲哀地发现不管是从哪个方面他似乎都理不直气不壮,只得把满腔怒火洒在了依附辽国的北汉上。
“朕欲陈兵晋阳,再度讨伐北汉。”
“而欲对刘继元动兵,必然要先克辽军。”想起前两次伐北汉皆因辽出兵相助而无功而返,赵匡胤就恨得牙痒痒。“这一次,朕要毕其功于一役!”。
宋真宗时空。
赵恒狠狠破防:“什么养虎为患?这明明是两得其利的好事!
汉武兴兵事边,逞一时之志,穷兵黩武,不顾中国疲敝,以至国内不稳,百姓煎熬,虽有余威却埋下隐忧。
而我大宋不过是花些钱粮便能换得边境安定,百姓安居,又有何不可?这些钱粮于大宋来说,不过如同打发叫花子而已!”。
:=
【“一个热知识,东汉有三个特产,外戚、宦官和小皇帝。历数东汉十四帝,在光武帝和明章二帝以后,上位的皇帝没有一个年龄超过了十八的,最小的皇帝登基时甚至只有百日之龄。”
贴墙站着的云青青操纵手机将搜索到的东汉皇帝登基年纪同步在了电脑上。
“主少国疑,皇帝年龄小,不论是功绩还是威望都不能让朝野内外信服,所以上层的权力斗争几乎就是外戚和宦官在极限拉扯,等到皇帝年纪大一点了开始整顿朝堂了,哦豁,人没了。
这样的恶性循环带来的就是宦官与外戚的斗争愈演愈烈,再加上党锢之祸打压异己、豪强地主兼并土地,东汉终于走到了陌路,群雄并起的三国时代接踵而至。”
“而与此同时西边罗马也在康茂德的倒行逆施下一步步走近了三世纪危机,农村枯竭,城市衰落,内战不绝,政府也陷入了全面瘫痪,帝国三分,直到公元273年,奥勒良重新统一分裂了五十年的帝国。”】。
汉和帝时空。
刘肇已听不下去云青青说的内容了,看到手机投屏的内容,他目眦欲裂。
【……汉和帝,登基年龄十岁;
汉殇帝,登基年龄一百天;
汉安帝,登基年龄十三岁……】
“汉和帝,是朕,那这汉殇帝……”
殇这个字代表着什么,刘肇非常清楚。
“皇子们除胜儿外竟没有一个立得住的,以致朕不得不将皇儿隐于民间,如今看来……”
那些孩子竟也没能留得住……刘肇的目眦欲裂。
“胜儿年少痼疾,无缘皇位,朕、朕早逝之后,为了稳定人心,幼主不得不以百日之龄匆匆登基。”
一介稚子又能懂什么呢?朝政大事还不是被外戚与权臣把持!
刘肇自己便是少年登基,幼主欲掌控朝堂需要经历如何的明流暗涌他再清楚不过,如今他再看少年时都觉得但凡有一步行差踏错,说不定就这所谓少年天子就永远只是少年天子了。
他犹如此,何况一襁褓婴孩?
“若只能由幼主继位,想来朕膝下已无嗣子,那汉安帝不知是那一脉的宗室?”
刘肇颓然地靠在椅背上,自问,“那朕……是否该早做打算?”。
汉安帝时空。
刘祜耿耿于云青青提及的外戚,想起邓太后掌控朝堂十余年,所谓“女君”压得他这个天子尊荣黯然失色。
心中暗自下定决心,等到亲政之后,定要清算邓氏一族,重振天子威严!。
东汉各朝的时空因“小皇帝”掀起的风起云涌自不必多说,即使是多年后的后人来看这段历史,也免不得感叹一声“或许天命不在汉”了。
第167章第四十五个视频之三世纪与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