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领命,行礼起身之时又听得高高在上的天子迟疑着道:“就令太子随他们一起整理吧。”
长孙无忌欣然领命,回答的声音多了一份轻快,目光不经意间朝上方瞄了瞄,果然对上了李世民似笑非笑的眼睛,长孙无忌顿时喊着“臣惶恐”下拜。
君臣二人露出了心照不宣的笑意。
东宫。
在读书的李承乾感到后背一凉,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肩上一下子沉了起来。
【视频播完饭也熟了,云青青便呼唤爸爸上来炒菜。
其实倒也不是云青青娇生惯养不肯下厨,主要是吧,她做的菜爸爸不愿意吃……
父女俩刚吃完饭,爸爸去洗碗,云青青去楼下丢垃圾,遇到开收割机的那些人说像讨口热水喝。
云青青忙招呼他们上楼,对方却说身上脏乱免得弄脏楼上,在楼下就行。
云青青泡了两杯茶下去,又接过他们手中的空瓶去续满了温水,就看到两个人就着热茶和咸菜在啃冷馒头。
于是爸爸就叫她去砂锅里倒两碗鸡汤来,双方经过好一番推辞,对方才接下来那两碗尚且温热的鸡汤。
直到两人再三感谢之后离去,爸爸推测道:“他们应该是从河南来的,开着收割机一路往北走……”】。
明宣宗时空。
听着云爸讲述那些关于“麦客”的过往,有心思灵巧的农人很快便想到了这一行当在如今的可行性。
“可是我们这一辈子都在村中,走得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邻村,哪里认得路?有怎么会有人来雇我们?”有人质疑。
“我们倒是可以从村中与邻村做起,各家出一个人便能组成一支队伍,结伴出行也有个保障,而家中兄弟儿女也不过负担加重一点,却能谋得一份口粮。”
提议者侃侃而谈的模样,估计早已在心中打好了腹稿。“等到我们在十里八乡打出了名气,自然会有人来找我们做活,届时再一点点向外拓吧。”
“或是我们可以互相联结,先合众人之力将各自大家的田地收割了,免去担忧再外出。”有人补充道。
既有人透露了赞同之意,自然很快就有人响应起来。
“出门也简单,一把镰刀一袋干粮即可,地方近的话我们甚至不用带干粮。”
“或者我们可以在评论区发消息告知附近的父老?”有人从云青青偶尔的发帖、发圈之中得到了启发。
几个臭皮匠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讨论出来个模糊的章程,他们对未来充满乐观,但也做好了心理准备。
若是以前,他们肯定不会这么轻易地下一个决定,要知道在秋收之际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可是很麻烦的。
但在天幕出现之后,在看到云青青为代表的后世人各种精彩生活之后,他们心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个念头——
同样是平头百姓,他们可以,我们自然也可以,好不容易来世上一遭,总要试试不同的路子。
汉景帝时空。
刘启从一堆竹简之中翻出来一卷,又一次细细看过其中内容之后,脸上还是不由得露出喜色。
少府奏报,参考后世工巧典籍之后改进的炼铁之法,能让铁器的产量有大幅度增长。
刘启在心底盘算着,是否能以新铁铸一批农具,由当地官府廉价租赁给农人?
“但此事必然牵出其他纷争与恶果……”
作为皇帝,刘启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他也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论是大步发展国力的欲望,还是大力满足自己私欲的念头。
“来人,传皇太子。”
这些道理要教给下一代,还是需要言传身教才是。
在后世诗文里面读到了许多抨击孝武皇帝穷奢极欲的孝景皇帝决心从生活方面也要好好教育孩子。
“至少不能跟李唐那个葬送了盛世江山的李隆基一样。”刘启暗暗立下了育儿目标。
有人心忧天下,有人规划前途,还有人所思所想两不相干。
“君子远庖厨,果然是庶民。”
“这女子不擅举炊,来日欲嫁得郎君,婆家如何看得上她?”
“既然这麦客主家需包餐食,为何他们不为其准备膳食?”
“残羹待客,无礼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