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决定了,他要扩张研究院,不,他要另辟一处研究院,区别于工部下的那些桥梁建筑研究,要做完完全全的战备研究!。
秦始皇时空。
“履带!履带!”
公输翰看着那些战车下的轮子与履带,脸上微微露出来些许笑意。
“终于轮到了我公输家的长处了!”
若是造出履带式的车驾,不论是运粮还是坐人,抑或是作为其他用处,与大秦的直道相配合,岂不是极好?
公输年纪轻没怎么被毒打过翰甚至有些自鸣得意了。
理论和实际的差距,想必他日后会感受到的。
第134章第三十五个视频之装备方队。
【看着一辆辆战车驶过,云青青感叹道:
“人类文明史其实也是一部战争史啊。据说人类有记载以来,80%的时间是在战争中度过的,所以更才显得我们如今的安宁和平多么珍贵。
而战争时期往往也是科技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许多划时代的产物就诞生于此。
不过这个我也说不清楚,下午倒是可以和大家一起看看相关的电影或者纪录片,比如曼哈顿计划?一种划时代武器的研究带动了整个工业体系的进步。”
云青青熟练地挖下一个坑,然后继续聊自己想到的话题。
“车兵降维打击步兵,而更加机动灵活的骑兵取代了车兵,等到火。枪出现,对上火。枪轮射骑兵就成了排队送人头,再往后坦克的出现改变了陆地战争的历史……”】。
晋元帝时空。
王敦听着云青青轻描淡写的话语,看着那些压迫感扑面而来的战车,心头火热的同时,后背也不可避免地泛起了一丝凉气。
“总感觉,这次放出了什么会令世界天翻地覆的东西……”
王敦喃喃自语道。
他扪心自问,这种东西固然是利器,可若是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那这世间谁能安寝?
王敦意识到,接下来南北两面的局势极有可能走向两个极端。
要么抓紧时间研究这种足以扭转形势的恐怖武器,要么抓紧时间干掉对手防止对方提前研究出来……
用现代人的话来说,要么就是军备竞赛,要么就是催化战争。
可如今退居南方的晋室要是能正面硬刚北边的胡人,还会落得衣冠南渡的下场吗?。
唐太宗时空。
除开向往之外,李世民则更对云青青那句和平珍贵之言感同身受。
“自汉末以降,华夏战乱不休,晋室南渡之后南北更是相互仇视了三百余年,前隋一统天下却二世而亡,直至大唐立国,中原大地已纷乱了四百年。
如今的黎民百姓恍若惊弓之鸟,只盼着能过上几日安稳的日子,我等执政定策当再三权衡,抚民安民为第一要务才是。”
“唯。”
“陛下,依臣之见,朝廷是否当对此物加以研究?”程知节上前一步询问道。
“义贞,你想岔了。”李世民摇摇头,“如今大唐的武器装备较之周边诸国,其实算得上精良,当下该是改良冶铁、铸造之法,择其优良者铸成武器,而次之制成农具,比如之前民间献上的曲辕犁。
先让百姓休养生息,多多开荒种粮。
至于这些让人艳羡的奇物,大可往后延延,百姓吃饱穿暖为上。”
事要一件件做,饭要一口口吃,如今的大唐根本没有研究这么先进复杂的武器的条件,与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研究,不如先把能做的都做了。
别忘了,天幕中的那些典籍曾提及,大唐贞观初天灾频繁,这才是当务之急。
李世民好好告诫了一番心腹们要脚踏实地,着眼于大唐当下才是,切莫因为天幕展示的美好前景而好高骛远,看见诸位相公们心悦诚服地俯首,李世民心中暗爽。
往日都是你们教训我,今日总算轮到我来教训教训你们了,好爽啊嘿嘿,怪不得魏玄成那个乡巴佬天天找我茬呢。
李世民心里嘀嘀咕咕了一会,立马便收敛了神色,等到相公们起身,见到的又是一个神情严肃、忧国忧民的好圣人了。
至于这个坦克啊战车啊什么的,拜托,那可是坦克诶!当然要开私库悄悄研究啦!
李世民饱含深意的目光落到了大舅哥身上:辅机啊辅机,多好的背锅侠啊,回头跟观音婢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