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在刷完了仙侠、神话等主题,见识了综艺和纪录片之后,她终于对着古装悬疑剧下手了。】。
宋仁宗时空。
当看到面容黧黑,额间一轮弯月的男主出场的时候,正在家乡结庐守孝的包拯:啊?
包拯的同窗、友人和曾经的同僚们:哦豁!
好奇怪,再看一眼。不确定,再看看。
明神宗时空。
虽然《百家公案》已完稿,但是仍在精益求精再次修订的安遇时:啊?。
所幸这些人的疑惑没有持续很久,一通视频电话打过来打断了云青青嗦面的过程。
第114章第二十六个视频之一些支教的见识。
【云青青被视频通话的铃声吓得一抖,看了眼弹窗上的联系人确认不是同事才放心地接通。
马上就出现了一张占据整个屏幕的脸,云青青把对方的界面放大,“二崽,怎么想起来给我打电话啦?”
电话那边是云青青的妹妹,清澈而愚蠢的大一学生,今年暑假跟着支教队去了西南某县支教。
“姐!我来找你分享一下我的生活啊!你不是天天问我吗?当然要开视频才比较直观啊!”
妹妹把镜头后移,露出了一张明显晒黑的笑脸,然后她就切换成了后置摄像头,开始滔滔不绝地向云青青介绍她所在的学校。】。
宋仁宗时空。
苏州郡学。
“原来后世也不全是昔日所见繁华之景?”范纯祐心里有些嘀咕。
倒也不是什么不满,就是他一直对后世颇为向往,如今却觉得也不过是另一方人间,但仿佛一有种美好的愿景就这么被破灭了。
“支教?支援……教化?教育?”
范纯祐听着妹妹介绍她们来此地支教的行程,有些迷惑。
“这区区一月的教导,又能给学子们带来什么呢?”
他的老师胡瑗微笑着捋了捋胡子,看着弟子冥思苦想却不开口点破,由着他自己发散思考。
胡瑗的目光渐渐放空,他七岁善属文,十三岁通五经,却因家境衰微一直未能受到良师教育,直到二十余岁游学于山东泰山栖真观才算真正踏上了求学之路。
此后十年求学未归家、七次应考不中,直到年过不惑才放下执念,回到泰州开办书院开始讲授经义,很难说做出这个选择没有他少时无良师教学之因。
“若是当年有如此热心博学之益友,让我了解世界之大,开拓求学之视野,是否那些年的蹉跎就可以少很多呢?”胡瑗忍不住这样想。
“如今回顾往事,很多时候不过是囿于眼界狭隘才以为自己走到了死路,其实世界之广阔又岂会让一个人毫无出路呢?皆因吾年少无知耳。”
如今郡学学风上佳,许多学子虽才华出众,下场一试却尚差些火候,不若也组个支教队由教席带着往乡野之间去行教化之事?既能增长见识、涵养底蕴,又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胡瑗认真思考着这个方案。
秦始皇时空。
李斯听着妹妹分享的支教生活的点点滴滴,不由得皱眉。
“愚农不知,不好学问,则务疾农[1]。”他低声念道,“可如今愚民之策已难以为继,商君之言也不能沿用于当代法家之说又该如何变通呢?”
如今他年事已高不说,光是他因后来扶持胡亥继位已让皇帝警惕,失去帝心的他还能在大秦掀起一场变法吗?
“吾……不敢。”李斯闭了闭眼,不得不承认如今的他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锐气与进取之心,现在的他只想保住一家老小,不想步上商君的后尘。
“但法家绝不可能输给那群贱儒!”李斯垂垂老矣的眼中露出一道冷光,“虽然如今淳于老匹夫快吾一步,但最后谁胜谁败还未可知呢!”
就算儒家提前布局,博得了众多公子的青睐又如何?云青青的出现,为大秦带来了另一种可能,皇帝的子嗣可不止那些公子!
而让法家屹立不倒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科考!凡为吏者,皆学法家!
李斯顿时精神百倍地开始继续整理秦律和,绞尽脑汁地把法家学说编写进教材。
【“姐,我在这里可算理解了你为什么这么怂恿我来支教了。”妹妹感慨万千,
“我一直以为我们家算是生活水平不高的了,但是当我来到这里,见到了这些突破了以前的我的想象力的种种情况,才知道我之前是多么天真多么想当然,我的生活又是多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