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由于使者出访、将士出征都走安远门,所以这里被视为丝绸之路的起点。朝廷在此立碑,告诉即将远行的使者与游子——
从这里往西九万九千余里都是大唐的疆域,远行的游子啊,你不要思念家乡,你虽然离开了长安,但一直都踏在祖国的土地上!
何为巨唐,可见一斑!”
发表完自己的感慨,云青青才继续播放。】。
唐太宗时空。
被点到名的虞世南呼吸急促,苍老的脸上露出与年纪严重不符的激情澎湃。
“大唐将会迎来盛世!而我此生竟有幸得见!”
他要好好保养身体,争取为这盛世的到来多出一分力!
李世民激动地握拳,与殿内的诸位大臣们对视一眼,君臣双方都能从彼此眼中看到瞠目结舌的震撼和目眩神迷的茫然。
“如今的西边疆界在……”李世民茫然了一瞬间,讷讷开口询问,不待臣子们回答,便自答道,“好像是在伊吾一带?若朕没记错的话,好似距长安仅仅三千余里。”
天哪!李世民做梦也没想过,居然有朝一日他能在三千余里前加一个“仅仅”来形容,这是怎样的一种飘飘然啊!
“伊吾那边过去是什么地方来着?”
面对天子的垂询,堂下的相公们相顾无言。
说来惭愧,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竟然从未关注过长安西去一万里的犄角旮旯,究竟有哪些小国存在……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交换了眼中的思绪。
【罪过罪过,这今后都是大唐治下疆土,我等怎能对此一无所知呢?】
【是极是极!回头就去找资料好好了解一下,看看要如何治理。】
萧瑀加入了群聊。
【还是要多多选拔贤能才是,不然日后这广袤的疆土要任用何人来治理呢?】。
唐高宗时空。
李治听着这话露出了一个与有荣焉的笑容,低声道:“阿耶乃千古圣明之君也。”
武后笑着附和。
再听到教授说到大唐只满足于周边小国的称臣纳贡的时候,李治忍着痛苦看向了舆图上的西方。
随后他的目光又从西边一路滑到了北边。
“天地之大,大唐也不过偏居一隅啊。”
武后听出了李治语气中的遗憾与向往,却只是抿了抿唇,没有多言。
一句“西极道九千九百余里”惹得多少人心潮澎湃。
汉宣帝时空。
刘询翻出匈奴日逐王降汉的奏报,按耐住心头起伏的情绪。
“至此,车师以西北道亦通,匈奴于西域尽除矣!”他的目光自舆图上的长安一路往西,“也不知长安以西九万里究竟是何等盛景!”
刘询吐出一口浊气,告诫自己切莫浮躁。
“传诏!以郑吉为骑都尉,兼护北道诸国。因总领南北两道,改号都护。
设西域都护府于乌垒城,督察乌孙以南之康居等三十六国。务必使大汉之号令畅行于西域!”。
明太祖时空。
朱元璋豪气冲天地道:“有朝一日,咱的大明疆域定能越过大唐,届时大明也定能称得上一个‘巨明’!”
刚从凤阳老家回来的儿子们连连附和,晒得黝黑的一张张脸上都露出了同样激动的红晕。
朱元璋看着寄予厚望的长子,感叹道:“咱把江山打下来,坐稳咯,接下来的拓土开疆就是标儿的任务了!”
朱标连称“不敢”。
朱元璋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有什么不敢的,日后的大明就得交到你的手里啊!”
朱棣看着父亲偏爱大哥的模样,心中一刺,但他下意识地忽略了不适感,趁着心潮澎湃之际,高声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