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点失望,但并不气馁。
——若是寻仙之法如此轻易便可得到,那岂不天下人人皆可成仙了?
有小太监来报说午门受廷杖的官员有人快要不行了,询问是否还要继续行刑。
朱厚熜摆了摆手,道:“将他们押回诏狱,择日再行处置。”
没眼力见的东西,难道要他当着神迹的面犯下杀孽吗?还不知道这是哪路神仙显灵,还是暂且莫做见血之事为好。
小太监领命急急奔向午门外,锦衣卫听令后便收了廷杖,将一干人等拖着准备回诏狱。
这时又有一个太监向司礼监领头的太监传来个信息,那领头太监便嘱咐道:“今日天降神迹,不宜见冒犯仙人,去寻几块板子来,将这些大人抬回去吧。”
于是便有人匆匆忙忙去找板子。
第64章第十四个视频之关于急救和地震。
【云青青听着课,有点百无聊赖。对于那些骨折用硬物固定、止血要在近心端包扎等等,对于她来说其实已经是常识了。
直到医生说到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时候她才打起精神。
不过这个医生也只能进行PPT理论*科普,又播放了一个科普视频,算是作为一种补充。
云青青掏出手机一阵拍,然后把照片打包发到了群里,重点圈出了家里有两个小孩的表嫂一家。】。
明代宗时空。
杭贵妃将天幕投出,转头细细叮嘱伺候儿子的嬷嬷和宫女:“此法重要,尔等伺候皇嗣,须得仔细学得。”
说句不吉利的,万一之后儿子遇到这种状况,须臾时间就是生死一线,身边的宫女嬷嬷得力能第一时间施救才是最重要的。
宫人们自然连连应喏,不敢掉以轻心。
高门大户也好,平头百姓也罢,都明白这法子是危急时刻的救命之法,自然不敢怠慢。
——就算是王子皇孙也没有太医时时随行伺候着的道理。
唐太宗时空。
李世民凝神看着天幕,脸上的表情不辨喜怒,长孙无忌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发现他的目光落在了天幕里PPT的投影上。
长孙无忌不愧是李世民的好舅哥,在心中稍加揣摩就明白了他的思虑,当下便谏言道:“陛下可是想将这急救之法开行天下?”
李世民点点头,又叹了口气:“可惜国库不丰……若想刊行天下,实在捉襟见肘啊。”
“陛下,此事非一日之功,臣倒是觉得不必如此着急。”长孙无忌就简短地给李世民讲了一下他的思路。
“前隋佛法盛行,臣听闻为了印制经文,佛寺当中有一种雕版印刷之法,如印章一般将需要印刷的内容阳刻于雕版之上,使用纸张拓印即可,陛下可令画师依锦帛绘出急救之法,再由大匠制出雕版,印制成册后送至各道,由当地主官以此推行。”
“辅机所言甚是!”只需要长孙无忌轻轻一点,李世民就由此延伸出了无数的想法,思路更是从一本图册发散到了许多方面。
“此事就交由辅机多多费心了,绘本之时还需太医多多指点以保无误。”
“臣领命。”。
【台上的医生又讲到了心肺复苏中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根据PPT讲完理论又播了一个小短片之后,医生又问有谁能上台示范一下,云青青立马举了手。
很幸运,云青青和另一位男生被老师叫到了。
云青青先在一旁看着老师指导那位男生对着复苏模拟人实施救助手法,不断纠正他的动作,等到他做完一套动作之后就轮到了云青青。】。
明神宗时空。
万历九年。
这个时候的李贽已经从云南辞官,回到了湖北黄安,现在住在好友耿定理家,一边研读史书、撰写文章,一边教授耿家子弟。
这一日,他正在上课,堂下抓耳挠腮的几个小子突然大呼小叫地指着窗外,他扭头就见天生异象。
惊异之下李贽先安顿好受惊的孩子们,再关上门自己走了出来。
看了好一会,察觉到天幕似乎没有恶意便叫了几个孩子打开门窗,在室内观看。
“好好看着,说不定日后出门在外,可以借此救人救己呢。”
“外祖父,我们也要学这个吗?”问这话的是李贽的小孙女,今年才四岁,聪颖灵秀,平日里李贽亲自教养这个女孩,让她跟着耿家几个小子一起听他讲古授课。
“是呢,幼娘也要学,以后说不定有用呢。”李贽走进门将小孙女抱着做到窗台上,“幼娘仔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