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直起身子,扭头看他,“以后好好吃饭,知道没?你不要饿着自己,生再大的气,都要先填饱肚子。”
“妹妹。”他应她,灰蒙蒙的眼里盛满了光,仿佛笼在他周身的阴霾被光驱散,“哥知道了,哥哥以后会按时吃饭。”
————
去山下书院读书的日子过得很快。
她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霁钺还是和往常一样沉默寡言,冰冷无趣,除了她这个妹妹,谁也不搭理。
包括教书的夫子。
老夫子是个面慈心狠的人,教育起学生来极其严厉。
很多次,学生们被他抽到背课文,只要他们停顿超过一刻钟,他就会举着厚实的戒尺狠狠的打学生的掌心。
这里头,被打的次数最多的就是霁钺。
因为他压根就不会对旁人多说一个字,夫子对此气得火冒三丈,几番制裁过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性格古怪的学生。
霁钺仍旧波澜不惊,没有表现出任何情绪。
坐在他旁边的小公子被他的硬气所折服,便忍不住问道:“宋公子,你是石头做的吗?你是一点儿都不怕夫子啊。”
霁钺只淡淡的瞥了他一眼,没有言语。
那人又同他说了几次话,他还是不予理会,人家便觉得无趣,再也没有同他讲过只言片语。
渐渐的,他被整个学堂的学生给孤立了。
宋颂这边的情况恰恰相反。
她很受欢迎,她从小就是个“孩子王”,所有孩子都喜欢跟她玩耍。
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颂颂长得漂亮,人还幽默风趣,没有人不喜欢她。”
同样的,宋颂是这么评价她的同班同学:“里面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我好喜欢这里。”
再加上她本来就聪明,小孩子学的东西对她来说简直是易如反掌。
不过也有令她头疼的地方。
一个是她哥总是粘着她,上学替她拎书包,课间就雷打不动的坐她旁边盯着她,中午下课就替她打饭,到了晚上坐轿子回家时,他更是贴着她坐一起。
有点窒息。
一个是近来官兵又盯得紧了,她和霁钺不能继续留下来读书了,再过两天就必须回寨子里。
他们统共也就念了两个月的书,便匆匆赶了回去。
宋颂想了想,又求着母亲从镇子上“请”了一位私塾老师进寨来教霁钺。
念了一段时间的书,霁钺也有所改观,虽然说不上来是哪里变了,但就是让她看得顺眼了些。
她还是觉得读书是有用的。
万一他真的把圣贤书读进心里了,忽然之间开了窍,改邪归正了呢?
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可惜那夫子来教了他七八天便再也受不了的连夜逃出了寨子。
没人知道霁钺用了什么手段。
再后来,宋颂干脆就不提让他读书的事了。
眼看又平平安安的过了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