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要从另一场杀过年猪的宴席说起。
这一次是在平安巷内。
正好是樊娘子自己杀猪自己煮菜来宴请宾客。道是平日里受到大伙儿关照很多,他们孤儿寡母才能在巷子里靠着杀猪这一项本事吃碗清静饭。
她给邻居们都发了帖子,吃席的前一天,又让自己的一双儿女——大女儿阿银小儿子阿青往巷子口的每家每户去跑了一趟,以示重视。
这下除了实在有事来不了的,大半个巷子的人都来了。
邻居们见了面自然要嘘寒问暖。
从今年的收成到准备三年抱几个的话题,无所不谈。
看到李卉跟在爹娘和阿嫂后头来时,便又把话题转移到了她身上——
先是说起之前她一病不起还多可惜,后来又说到现在好了,食肆也开起来了:
“咦,我说阿卉她娘啊,现在怕是要开始说婆家了哦?”
阿娘在人群中间,见她神情多有不耐,便暗暗拉了拉她的手,而后笑道:
“是啊,都吃十三岁的饭了,十四五岁就要差不多定下来了,还要各位叔伯婶子多帮忙看着,有合适的帮忙介绍介绍……”
“现在可不能乱保媒拉纤呢,你家条件这样好了,卉娘又有厨艺在身,到时候肯定能找个条件很好的女婿吧!”
围观的人还在说着什么,李卉却无心听下去。
她见阿嫂一个人在院中水榭边,便要过去将她拉回来:
“这样冷的天,阿嫂站这里做什么?”
“我只是想起当年我也才十四岁时,便有人将你阿兄说到了我爹娘跟前,几年过去,这才有了小福娃……”
李卉见她转过来拉着她的手,便知道她还有没说出来的话,于是静静地看着她等她说完:“其实你有时候也不要太过于执着,顺其自然怕是对自己要更好一些。”
李卉心下一热,一为阿嫂的通透,二为阿嫂对她的真心。
换做原身,阿嫂是定然不会跟她说这些的。
这些时日以来,姑嫂二人的关系越来越好,阿嫂才肯跟她交心的:
“你无心听那些人说,是不是心中在想着那个公子幸?”
见她扭捏不搭话,阿嫂却兀自一人继续输出:
“瞧你不说话,是不是就是默认啦?我们大秦的儿女,喜欢就是喜欢,没有什么不能说的,你且点头或摇头,让阿嫂知道你的一个准话,可好?”
末了,她还将娘家那边来信的事,也跟李卉说了,说是娘家子侄中也有几个适龄的,听她写信回去说起小姑子开食肆的事儿,其后便多次过来询问她是否在相看人家,这是想要和她亲上加亲呢。
她也是见过几次卉妹和那位公子幸的眉眼高低,便就把娘家那边先按下不提,特意要问了卉妹心意才能进行下一步嘛。
阿嫂肚子越来越大了,还有一两个月就要临盆,李卉怕她站累了,就扶着她坐下:“多谢阿嫂与我说这么多,方才我也想了很久,我……确实有心悦之人了!”();